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警惕家庭债务危机及其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 报告作者:
  • 报告字数:8741 字
  • 报告页数:16 页
  • 浏览人数: 下载次数:

摘要

在当前世界变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的关口,如何防控、化解中国经济各方面潜在风险尤其是经济下滑和金融风险已成为重中之重。然而,在强调将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杠杆降下来的同时,家庭部门债务的隐患却被政府各部门和学界严重忽视,这弄不好会造成重大潜在风险和严重失误。我们的理论内在逻辑分析和大型准结构宏观总体一般均衡模型的量化分析都揭示,家庭部门债务总量不高的表象遮掩了由于收入阶层和区域间家庭债务异质性重大差异和显著的传导性,弄不好会造成严重的隐患金融风险和经济下滑风险。 正如我们2017年以来一直强调和预警的,家庭债务问题其实已经非常严重,逼近家庭部门能承受的极限,对消费已形成挤出效应,致使消费增速连续7年下滑、企业经营活力下降并被动加杠杆,严重拖累了结构性去杠杆的进程和经济发展。更严重的是,该负面效应已经溢出到了企业和金融系统,加剧了企业经营不善和银行系统脆弱性,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下滑发生的概率。 我们认为,从短期风险应对来看,只是试图对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的局部去杠杆,而不采用全局均衡的协同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忽视各部门间的相互影响,这不仅不能解决债务问题,还会反过来会推升宏观杠杆率。长期来看,中国要以更大的改革决心、力度,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
作者简介

田国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1987)。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湖北经济学院财经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德州A&M 大学经济系讲席教授。首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英文学术期刊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主编,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共同主编。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理论、机制设计、博弈论、拍卖理论、匹配理论、数理经济学、中国经济等。在《经济研究评论》、《经济理论》、《国际经济评论》、《博弈与经济行为》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包括在《经济研究》上发文10多篇。著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获第16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高级微观经济学》于2016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微观经济学规范教材缺乏中国元素的空白。2016年获第一财经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年度思想家”奖项。

黄晓东: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1998年)。现任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范德堡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曾任美联储堪萨斯分行高级经济学家、美联储费城分行经济顾问、上海市杨浦区十三五规划评议专家、上海市杨浦区专家决策咨询委员等。目前担任英文学术期刊Pacific Economic Review北美主编,英文学术期刊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共同主编,英文学术期刊Macroeconomic Dynamics副主编,曾任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共同主编,英文学术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编委会顾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货币与财政政策,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国经济。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

王玉琴: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戴尔分校经济学博士(2013年)。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政策、公司金融学、应用计量经济学。

宁磊: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2016年)。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相关资源
更多>> 特色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