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业态研究
数字信贷正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第三方支付机构体系的建设与运行
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继续快速发展,用户使用习惯得到巩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支付业务规模不断增长,线下支付逐渐发力并实现广泛渗透,互联网支付机构差异化竞争态势显现。在金融市场强监管的大背景下,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无论是在规范性文件的发行数量上,还是在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上,可以说,第三方支付行业已从“高增长”“抢市场”的阶段进入了“严监管”“防风险”的时代。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将呈现从线上向线下、从支付向金融、从城市向农村、从境内向全球发展的态势。
互联网保险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互联网保险理赔创新服务研究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规模将比2022年增长近6倍,或将超过2.85万亿元,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并完成理赔的金额将接近1万亿元。
多只QDII基金宣布限制大额申购
近段时间,多只QDII基金陆续宣告限制大额申购,部分基金产品甚至将申购上限设置为300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与各家基金公司外汇额度趋于紧张有关。此外,随着投资者分散风险意识的增强,QDII作为全球资产配置工具持续受到资金青睐。
信托行业:构筑核心能力,谋定转型大计
2016年,在宏观经济深度转型调整,资本市场经历年初股市熔断、年末股债汇三杀,国际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的经营环境中,信托行业规模增速止跌回升,迈入“20万亿时代”。行业内部,信托业正处于从传统的粗放式增长到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的深入转型期,信托公司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规划,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外部,供给侧改革、脱虚向实逐渐深入;资管同业的统一监管语境正在形成,平等一致的竞争环境正在逐渐构筑。信托行业需要借经济转型之机,筑核心竞争力之基,发挥本源优势,在发展变革中锐意进取,方能谋定一席之地。
打破信用壁垒提升融资便利
国办日前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力度,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这有助于打破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数据共享壁垒,破解金融机构中小微金融服务“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问题,以信用赋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