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精准扶贫过程中个体面向的选择
  • 报告作者:祝建华
  • 报告字数:18773 字
  • 报告页数:20 页
  • 浏览人数: 下载次数:

摘要

精准扶贫对反贫困的政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面向的制度设计,能够通过家庭恢复自我发展的功能,在面临社会风险的时候采取合理的应对行动。但是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忽略了贫困家庭中个体的差异性,导致贫困测量以及目标定位的不精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对贫困认识的深化,贫困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多维度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精准扶贫提出的“分类施策”的要求下,要求“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这更加需要采取个体面向的制度设计,关注贫困家庭中的个体差异性,发掘可能存在的脆弱性群体,制定更为精确的贫困测量指标,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回应措施。因此,我们认为,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有必要采取统一的个体面向的制度设计,实现贫困测量指标的精准以及目标定位的精准。 <<
>>
相关资源
更多>> 特色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