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总第8期)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青岛保税港竞争力提升研究

一 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日益深化,合作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各国之间的依存度逐步提高,迫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各国也日益意识到,世界虽然人为地分成许多政治单位,但从生态、环境、资源以及人文的角度看,地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体化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它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市场的范围,扩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经济的抗震性,能使经济周期的波幅降低,周期拉长,减少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

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物流移动加速化,使各国的港口和工业园区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过去的港口及与其配套的园区承担了进出口货物的装船与卸货及连接海陆的功能,多国化的供应链扩张到全世界,各国的港口也成为物流崛起的支点。

中国加入WTO以后,贸易壁垒的逐渐降低和关税税率的下调,给保税区政策提出了考验;加之全国各出口加工区和开发区迅猛发展,使保税区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实施区港联动,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保税港,不断发挥保税港的功能,扩展新的发展空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08年9月7日,青岛前湾港保税港正式获批成立,成为中国批准设立的第八个保税港,自2005年6月到2010年6月的5年内,我国共建立了14个保税港,足以看到国家对保税港这种新型对外开放模式的重视。然而中国保税港发展时间不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缺乏具体的科学理论指导,导致中国保税港在产业规划、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