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1999年春季学期城市家庭选择性教育支出情况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基础教育政策:致力于均衡发展和品质提升

基础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期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的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几经变化,并最终确立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成为教育公共政策转型的重要标志。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是严重的城乡、地区间和学校间的不均衡,这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而政府致力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30年的发展主线。同时,解决应试教育弊端,使素质教育从理念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全社会追求“好的教育”、提高教育品质的政策努力。

一 基础教育30年:成就与历程

(一)主要发展成就

1.基本“普九”,义务教育阶段公平程度大大提升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确定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2000年全国通过“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有2541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5%;到2005年,全国通过“两基”验收标准的县(市、区)已经达到2890个,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12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现了“两基”规划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两基”的巩固提高和西部的“两基”攻坚。2003年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针对2002年底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77%,还有410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