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广东省温泉度假区分布情况  |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广东省温泉康养发展报告(2018)

一 国内温泉旅游发展进程

温泉旅游是一种以沐浴温泉为主要内容,以体验温泉、感受温泉文化为主题,以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活动[1],是康养旅游的一种重要类型。我国最早的温泉利用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早在先秦时期,当地的居民率先发掘了骊山温泉并开始了对温泉资源的利用。然而,我国近现代的温泉开发进程则较为落后。根据王立民和安克士所撰写的《中国矿泉》一书,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全国范围内尚未有一所温泉疗养院建成,大部分对温泉资源的利用仅仅停留在当地居民洗浴等日常活动方面以及极少数的生产使用。

20世纪50年代,国内建成了上百所温泉疗养设施,主要目的是增强工人福利以及公费医疗人员的接待,尚未具备旅游的功能。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公费进行温泉治疗的患者大幅度减少,疗养设施使用率逐渐下降。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大部分的温泉疗养院开始转型,少部分的疗养院选择开办综合性门诊部门以增强其传统疾病治疗方面的技能;剩余的绝大部分疗养院选择了开发自身的休闲娱乐功能,增添了许多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开始向着旅游目的地的形式发展,这是我国大批温泉旅游度假区形成的雏形[2]。1997年,随着广东省恩平市金山温泉度假村的试业成功,我国的温泉度假区开始向着大规模综合型开发的方向发展,温泉开始成为配套性项目之一,众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如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农家乐、野战场等纷纷出现,康养产品的占比大大降低。

总体而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