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高铁条件下上海到主要旅游资源点的O-D时空格局变化  |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2019年高铁影响下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

一 引言

交通作为区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沟通与连接区域内各个节点、增强其相互之间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联系与作用,从而发挥整体效应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中国交通运输经历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发展历程,围绕建设交通强国的总目标,全力打造“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1]。“三张交通网”包括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发达的快速网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民航等高品质、速度快的交通方式。其中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作为如今大运量快速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代表,其产生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交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2]

旅游在当今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交通在其中起到先决性的作用。[3]在中国高铁网络由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格局转变的当下,高铁对旅游的影响日渐增强,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旅游市场发展方向与旅游空间格局。目前对于高铁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铁对旅游目的地可达性的影响、对旅游业的影响、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影响与对旅游者的影响四个方面。[4]国外高铁发展起步较早,对部分地区旅游空间格局已产生显著效应。如Gutiérrez通过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等指标测算了马德里-巴塞罗那-法国边境等地高铁对沿线旅游目的地可达性的影响,证实高速铁路大幅缩短欧洲地区的旅行时间,提升了区域整体可达性;[5]日本新干线的开通扩大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