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5年《通知》的工作完成情况(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方面)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展望“十二五”

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以较高的频率批准发布了多个社会事业领域的专项“十二五”发展规划。[1]这种相对比较“密集”的发布,缘于“十二五”真正的开局是在这个时间段,未来五年事业发展的具体方向、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此时也才真正明确。文化遗产事业作为从四方面服务于国计民生大局的积极力量,[2]也在这个时间段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3]其中一个重点方向是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结合,通过事业发展使人民生活更美好。[4]

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从四方面服务国计民生大局,“十一五”以来,文化遗产事业在这四方面的服务效果不断凸显,文化遗产事业的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经济功能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发挥,且文化遗产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和大遗址保护项目的实施,不仅使文化遗产事业与一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5]的联系程度大大加强,而且使文物系统的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联系程度日益密切,切实惠及了民生。可以说,文化遗产已经初步实现了“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目标。

但在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以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文物“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为标准,文化遗产事业的问题和差距不少:基础工作有欠账、事业投入不足、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