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遗产管理水平的手段和措施——基于GAP分析
在2008年蓝皮书中,我们界定了精细化管理为——对文化遗产事业相关状况进行量化评估以达成行政资源配置上有的放矢的高效管理[1]。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要改善文化遗产管理,除了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还必须提高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相关行政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效率和在系统内的配置效率。运用GAP分析方法,可以找出文化遗产管理和投资的空缺所在,为提高行政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提供依据。这样,既能物尽其用,又能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在实现保护目标的前提下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博物馆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为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以准确掌握保护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年度变化中的管理重点所在,更好地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在2008年蓝皮书的技术报告第五章中,我们以1~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进行了文物系统行政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GAP分析,找出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空缺和投资空缺,并对应地提出了改善行政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建议。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推动科学发展”,2009年蓝皮书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事业关系民生大计”,这两个主题浓缩反映了当前的新形势。围绕这两个主题,我们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本章内容在2008年蓝皮书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深化:文化遗产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需要实现事业的精细化管理,文化遗产事业在国家大局中的科学发展则要求事业发展更多地与民生关联。因此,应将精细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