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效率评估
如果说行政资源投入总量的约束是影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客观因素,那么事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则融入了更多主观的因素——这通常取决于行政资源在空间上和在文物系统内部的配置效率。在探索提高文化遗产事业的管理水平的途径上,本书从多方面作出了努力,例如主题报告第四章应用空缺分析方法(GAP)分析了文化遗产管理中行政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和配置效率。本章作为评估报告的一部分,致力于在相关行政资源已经调配到各省的情况下,对各省的行政资源内部使用效率进行评估。2008年蓝皮书对应章节的内容为2009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评估方法的筛选和核心技术——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运用到文化遗产事业中遇到的问题——将不再赘述,2009年将对2008年评估报告中的赋权方法进一步优化,采用的数据也更加充实完整,希望结果能够更好地还原现实情况,进而为各省优化其行政资源配置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议。
1 事业发展效率评估的技术路线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公益性事业财力约束突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文化遗产管理中的投入产出比尤为重要,追求行政资源配置的“高效”是我们在提高事业管理水平中不变的主题。由于我国31个省(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区位条件、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实现“高效”的途径也有所差别。本章内容的分析结果将直接作为各省明晰自身发展效率制约因素的工具,帮助各省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所在,从而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