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各类企业不同的自由决策和国家法规制约严格程度
出版时间: 2003年05月

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中国工业

据统计,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中,大致有64个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不足20%。而中国有12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21%以上。也就是说,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将在几十年时期内,使全世界工业社会的人口翻一番。这是一个意义极其巨大的历史事件,更确切地说,是一段让世界工业化的版图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变迁时期。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全方位的开放过程,同世界其他大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在许多方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速度和广度是罕见的。特别是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做出的开放承诺,连外国和国际组织(例如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都承认,在许多方面是“非常激进”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是所有国家中“最彻底”。可以说,中国是有史以来,在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低收入状态时,开放速度最快、开放领域最广、开放政策最彻底的一个大国。[1]因此,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工业正在越来越深刻、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

一 中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中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激进的对外开放政策所获得的一个直接益处是,广泛地获得了国际分工,特别是产业分解的所提供的工业发展机会。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分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分工深化的表现。由于世界产业的分解,使得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传统产业有可能迅速地向中国转移。20多年来,中国通过组装加工、形成从沿海地区开始的加工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