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孩次递进比的计算与调整生育指标的理解

我在《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发表了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模拟方法[1]的一些体会,其中介绍了年龄别生育递进模型的应用,还讨论了预测的子人口划分、生育参数制定、生育模式变化等有关问题。姜全保就前文中生育递进模型计算提出了质疑,并商榷对去进度效应的调整TFR′指标的理解。[2]本文分别就他所提的有关商榷进行了订正、解释和讨论。

一 年龄别孩次递进比计算公式的订正与说明

年龄别孩次递进模型是由马瀛通、王彦祖、杨书章[3]首创的,后来马瀛通[4][5]又进一步加以说明。《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模拟方法讨论》一文的部分内容是对该模型进行简要的操作介绍,希望能够推广该模型的应用。

姜全保正确地指出了前文中利用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别孩次递进比部分的公式有误,这是我个人在简介中发生了疏忽错误,与原创模型无关。在此向姜全保表示感谢,并向读者致歉。

下面订正年龄别孩次递进比的有关计算公式。

标准的年龄别一孩递进比计算公式为:

其中x为年龄,Wt-x,0t年期初(标为t-)x岁组处于孩次0状态的妇女人数,Btx,1为t年份中这一Wt-x,0妇女队列所生育的所有一孩数,ptx,1表示在期初为x岁的妇女队列在t年份中的一孩递进比。Btx,1ptx,1为时期指标,而Wt-x,0为时点指标。

在用普查数据来计算年龄别一孩递进比时,所谓t年就是普查前一年期间。实际上普查数据并不能直接提供Btx,1这种数据。但是我们可以按普查时年龄识别在前一年有生育的妇女,并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