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15)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贸易投资分析

研究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的经贸关系,对推动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或“一带一路”系统工程的实施,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项研究所涉区域/国家甚广甚多,需要考察的经济指标及相关问题也相当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兼顾历史与现实,尝试具体划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范围,并对这些区域/国家的经贸关系进行宏观层面的数据分析,包括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个维度,同时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整体区域、五个主体区域和区域内主要国家三个层面的经贸重要程度、区域经贸开放程度、贸易联系、贸易潜力进行动态分析,从而明确中国与该区域/国家间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及贸易投资发展趋势,借此提出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有关泛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某些政策思考。囿于篇幅,本文仅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量化基础研究,期望可以为后续更深层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经贸现状

(一)“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及沿线国家

对沿线区域/国家的界定,是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各项研究的基础。截至目前,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路线的划定较为明确,但鲜有研究对具体区域/国家进行过详细界定,大多数文献只给出了大致的范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陈炎(1982)[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三条主要路线:一是从中国东部沿海至朝鲜、韩国、日本的东向航线;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