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1世纪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之路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中国农村的总体环境与现代化出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及农业人口大国实现现代化,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的确异常艰难。现代化中国的一切发展,不能建立在大规模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状况

全球化是一种全球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共同性越来越重要的历史进程。仅这一点而言,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向前延伸几百年。不过,迄今公认的全球化加速进行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其间,流动性成为促进全球化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信息、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全球流动,导致新的、越来越具有世界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事物不断地形成和重建。全球化减弱了距离的重要性,自然的和人为的领土边界,人口和文化区域的各自特性,以及区域内外的区分,这些传统的地理学研究的一切对象在本质上不过是速度限制的概念,而现在成为施加于自由移动的时间和成本的限制。

在流动性的所有技术因素中,信息通信起的作用尤其巨大。信息以比其他事物快得多的速度传播,在全球范围内瞬间可达。信息通信的瞬时可达性冲击了传统社会的时间、空间范畴。空间和时间标志对那些可以电子信息的速度行动的人来说已经不起作用。里面与外面,这里与那里,附近与远处的区别或对立不过是对世界各种组成部分的驯服归化和熟悉程度的一种记载,这导致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内涵受到了削弱和损害。社区与社团也由于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传播时间和花费的成本从差距很大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