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研究框架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本书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介绍

第一节 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的现实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2012年末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6%,但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相距甚远。中国的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指出: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的最大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改变城镇化(本研究对“城市化”和“城镇化”不作严格的区分,视为等同)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发展模式,使之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成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所关注的焦点。

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同时,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之一。之后,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认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市体系的合理布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农业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实质所在;要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以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强调把解决好农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统筹协调,促进工业、信息、城镇、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2013年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