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介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阶段划分、特征、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基于城市化水平及其年变化量,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表现出以下特征:整体增长速度快,部分年份僵持徘徊;年增长量前期波动大,后期增长平稳、高速。历史数据的计量研究表明“生产力水平是城市化水平的Granger原因”的单向因果关系成立,佐证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因素。我国的城乡关系总体上经历了“融合”“分离”“统筹发展”的过程,“城乡分离”时期在时间上刚好与“非正常城市化”阶段对应,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借鉴历史经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平稳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的建议有: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协调城乡关系,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国内文献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顾朝林和吴莉娅(2008)[1]认为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1979年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之后,研究者就我国城市化的水平、进程、特点、趋势、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制度变迁、国内外比较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其中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是主要内容之一。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关注进程的阶段划分、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从不同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