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财税政策变量和两类信心指数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提振市场信心视角下的财税政策调整

一 引言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极大地冲击了全球经济,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界一片恐慌,这种恐慌会随着危机的蔓延而不断放大,唯有重建信心才能战胜恐慌。政府不能无视危机和恐慌情绪的蔓延,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消除恐慌、恢复信心。历史经验表明,消费者和企业家的信心和乐观有助于经济走向繁荣,但是在经济衰退时他们的信心会受到严重打击。有效的政策可以激励他们恢复信心,增加消费和投资,通过“信心乘数”(Confidence Multiplier)[1]效应不断地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2]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首先要树立勇气和信心,政府的信心和勇气可以鼓舞企业家、消费者等各个阶层的信心,具有拉动效应。为此中央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积极的反周期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支出、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债规模等一系列财税政策手段促进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恢复,这些信心指数往往是宏观经济的先导指标,它们的恢复也会使经济早日摆脱低迷状态。

财政政策的收缩与扩张最为集中的体现指标就是赤字率,究竟赤字率变化会对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企业家信心指数这两类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信心指数产生何种影响?按照税种属性划分可以将税负分为流转税负和所得税负,各种税收政策改革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两类税负,而这两类税负变动又将如何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不同财政支出类别的变化对于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又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