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Mann-Kendall法趋势检验结果
出版时间: 2016年02月

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及启示

京津冀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以北,东临渤海,基本处于海河流域范围内。根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披露,海河流域总体属于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达37.5%,远远超过全国十大流域9.0%的平均水平[1],近几年海河流域水质无明显变化。2013年,京津冀地区向海河流域排入废水51.97亿吨,占海河流域所接纳废水总量的64.05%,其中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分别为12.58亿吨与39.39亿吨,分别占海河流域接纳工业与生活废水的52.18%和69.06%;向海河流域排放的COD与氨氮分别为163.09万吨与14.72万吨,分别占海河流域所接纳的COD与氨氮总量的59.66%与61.92%,其中,所排放的COD中,63.71%来自农业、24.46%来自生活、11.83%来自工业,所排放的氨氮中,52.49%来自生活、36%来自农业、11.51%来自工业。诸多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突出,部分水系水质有恶化趋势。

近年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是雾霾“重灾区”,大气治理是当前面临的环保难题。2013年,环保部5~12月的监测数据表明,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月平均超标天数比例远高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2014年城市空气质量榜单中,京津冀城市排名普遍靠后,其中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了8个。[3]2015年京津冀空气质量好转,但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中京津冀尤其是河北仍占多数,[4]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度污染问题尤为突出。[5]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