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临空经济指数研究报告
随着临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越来越明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大力推进临空经济发展。2015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民航局发布了《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选择若干条件成熟的临空经济区开展试点示范。”目前看来,在临空经济区取得成效的同时,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临空经济区发展质量,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临空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对于有效规划与指导临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告根据《意见》提出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所在地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应在10万吨以上或年客流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设立条件,选取了2016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并且排名位于前28位的机场为研究对象,从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出发,构建临空经济发展评价指数体系,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未来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 临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理论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临空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影响因素的研究
构建临空经济指标体系,一是能够对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衡量和评价;二是指标要具有通用性,适合于不同临空经济区之间的比较。所以要充分考虑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从近几年学界对于临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来看,指标确定主要从机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几方面展开研究。
1.临空经济发展要依托机场核心
机场的设施资源是临空经济产生的基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