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22~2023)》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绿色运营篇、节能应用篇、借鉴篇和专家观点篇。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92条,运营里程9554.6公里,新增819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进站量分别为193.1亿人次、116.9亿人次,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的较大影响。进入2023年,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呈现快速恢复态势,截至9月底,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已达215亿人次,预计全年客运量将在300亿人次左右,达到历史最高值。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部组织发布了4项制度以及4项标准规范,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出台25项地方标准;各地围绕客运服务、行车组织、设施设备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不少创新性措施,得到乘客的广泛认可,获得多项科技奖励。未来一段时间,管理数字化、服务精细化、运营绿色化仍将是行业发展热点。
城市轨道交通是最具代表性的可持续交通方式,目前已有10余项能源管理相关国家标准,13个城市还出台了绿色发展行动方案,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调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要能耗来自列车牵引能耗、车站及车辆基地动力照明能耗,两者比例在南北方城市差异较大,其他方面占比一般不超过10%。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普遍将能耗纳入绩效管理,由于各地购电方式和优惠政策不同,各地平均电价也有差异,基本在0.59~0.82元/千瓦·时。
在列车运行绿色节能方面,主要措施包括车辆制造新技术新设备、运行控制技术优化、供电节能技术、信号控制系统优化以及运行组织优化等;在通风空调系统绿色节能方面,主要措施包括优化系统运行时间、开展风水联动节能控制、采用变频技术和磁悬浮冷水机组等;在照明绿色节能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更换LED光源灯、优化照明控制策略以及应用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等;在车辆基地绿色节能方面,除了在列车运行、通风空调、照明等层面部分措施依然适用外,主要措施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另外,各项节能措施的有效性验证离不开能源管理系统的精准计量、统计和分析。针对以上方面的节能措施,国内外已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取得了不少实效,但在经济性、适用性、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22~2023)》编委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22~2023)》编写组
主要编撰者简介
序
摘要
总报告
绿色运营篇
节能应用篇
借鉴篇
专家观点篇
Abstract
Contents
支持单位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王先进: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报《交通运输研究》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交通文化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蔡昌俊: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及牵引传动系统研制”“城轨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研发”等项目。设计发明“DC1500V三轨平面布置结构”“直线电机径向转向架”“无线式站台屏蔽门车地联动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设备质量评估方法”等专利。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科学技术奖项,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模范科技工作者等。
杨新征: 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等行业顶层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建立,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决策内参和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务》等著作及译著10余部,主编和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方向研究。
冯旭杰: 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总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创新团队领衔专家,兼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法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承担及参与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支撑交通运输部出台多项制度,参与起草10余项标准规范,先后5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卢剑鸿: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总经理,教育部学位论文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长安大学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绿色智慧交通分会专家库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车辆管理、客运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有资深的管理实践经验。曾获省部级创新成果奖8项,参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2项,主持和参与编写专著7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胡雪霏: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营技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服务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方向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主编和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主编和参编《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真题解析(城市轨道交通篇)》《中国城市客运年报》等10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