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最早试验地。本书聚焦南通的现代化实践,在回顾南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中外现代化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借鉴标杆城市的经验,提出了南通现代化理论框架及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南通的现代化战略作了SWOT分析,强调要以经济、社会、环境及人的现代化工程为支撑,将南通建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江海自然城市、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名城、国际健康名城和生态宜居福地。
一百多年来,南通人矢志不渝,追梦张謇等所描绘的现代化的理想城市,其间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以南通作范本,进行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揣振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王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
吕风勇: 1975年3月生,山东省菏泽人,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曾在外交学院担任财政、金融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当代经济科学》《经济体制改革》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曾主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等年度报告,并参与编写了《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住房发展报告》等多部报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各部委的委托课题研究10余项。
朱佳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 研究员。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财税政策分析。著有《现代财税体制理论大纲》《国债运行机制研究》《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公共经济学》《财税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主编《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等。曾先后3次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主讲人。
邹琳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
倪鹏飞: 男,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4~2000年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工作。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国家竞争力报告》。联合主编《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与美国学者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联合研究《世界城市:联系度指数》(与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彼得·泰勒教授);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12)》重要撰稿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项目评估专家(2000)。世界银行集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方负责人(2008)。香港中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兼职教授,全球城市竞争力跨国项目秘书长,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会、中国城市发展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副秘书长,成都、太原、东莞等城市政府经济顾问。 主要致力于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空间金融学、城市竞争力及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先后承担了中央交办课题、国家重大社科基金招标课题,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中组部、科技部、商务部、北京、广州、成都等国际组织、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委托的课题。到目前已发表11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年度报告),4次《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双年度报告),5次《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年度)、1次《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双年度)。作为经济与战略领域的专家,为中国近20个省市政府进行案例、战略和对策研究,发表12部案例专著。在美国《国际事务》(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英国《城市研究》(urban study)、《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获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第十一届)。研究成果对国家和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在中国与世界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曾获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主要研究领域: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