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移动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形态,引起了广泛关注,移动阅读用户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用户对移动阅读的需要,目前国内外不少机构都推出了移动阅读服务。提供阅读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功能之一,因此各图书馆也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尝试,然而这些实践带有自发性。囿于传统业务的窠臼以及供应商的制约,图书馆界还没有建立起系统和完善的移动阅读服务机制,无法满足读者需要,也难以发挥新媒介的优势。因此,加强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研究,从实践上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从理论上将移动阅读纳入图书馆学学科范畴,就成为本书的旨归所在。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行业报告、用户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首先对图书馆实施移动阅读服务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将移动阅读与图书馆业务结合起来,运用问卷调查法,调研了读者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作者先后对出版商、资源商、技术商、网络服务商等商界人士及图书馆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大量走访,以了解各合作伙伴的诉求,并对国内外近年来形成的商业与公益机构、图书馆服务案例等进行了分析,在全面把握移动阅读服务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

作者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分析读者对已建成或可能采取的服务机制的态度,探索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创新策略。调研发现,读者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有着较强的需求,但是,图书馆应该围绕自身业务采取适当的服务策略,照搬商业做法是难以奏效的。同时,图书馆有必要对服务进行创新,囿于传统业务实施移动阅读服务很难满足读者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本书以宏观视角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进行了划分。

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存在着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分为传统应用、优化应用和创新应用三个阶段,移动阅读既是对桌面数字阅读的发展,也是对传统阅读的否定之否定。因此从传统图书馆到桌面数字图书馆,再到移动数字图书馆,既有服务理念、服务实践上的延续,也存在变迁。由此本书总结出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的三种类型:传统图书馆服务策略及优化、桌面数字图书馆服务策略及优化、移动阅读创新服务策略。

在对策略做出上述划分后,本书以读者接受服务的微观过程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进行了分析,从硬件服务、网络服务、平台服务、内容获取服务与阅读过程服务五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策略。第一,硬件服务。硬件服务包括硬件外借与馆内使用两种,在内容获取上,包括馆员预装与读者自行获取两种。为了提高图书馆硬件服务效益,本书提出了合理选择硬件、理顺管理机制、实施灵活的服务措施、实施设备安全的透明化管理等策略。第二,网络服务。对于馆内服务,需要搭建完善的网络体系,使读者能无缝接入数字资源。对于馆外服务,由于图书馆缺乏对网络条件的控制,因此要确保读者在无网络或弱网络条件下的使用。第三,平台服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平台要具备授权、发现、借阅、阅读等功能,平台形态包括实体服务站、桌面网站、移动网站、移动网络应用、独立客户端等类型,图书馆应根据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平台。第四,内容获取服务。内容获取方式包括拥有、外借与即时阅读三类,服务策略包括合法用户、并发访问、使用量、窗口制度、使用权限、获取区域等。本书作者提出了基于文献生命周期的内容获取服务、基于文献类型的内容获取服务与提高服务灵活性三项策略,并对阅读内容的情境获取、复合阅读等进行了分析。第五,阅读过程服务。本书对阅读过程的研究以移动友好为指标,将从不友好到友好划分为不可读、可读、易读与阅读提升四个阶段。为保障可读,需要保持客户端、格式、DRM等的兼容;为保障易读,需要采取适配显示、内容过滤、内容优化、容量压缩、功能优化等策略。此外,本书还对增强型电子书和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阅读服务进行了分析。

通过综合策略类型和策略内容,本书得出多种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方案,不同图书馆与不同资源在选择服务策略时应考虑不同的方案或方案组合。本书还就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