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相关科研院所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盘棋”“一张蓝图干到底”,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五大关系,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的“五新”新使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重要部署,对接工作需求,围绕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

一是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020年12月颁布的《长江保护法》为长江经济带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为统筹协调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上中下游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从源头上查找问题,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守生态红线,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健全长江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二是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

三是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沿江省市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加快长江经济带上“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建设,加快长三角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步伐,扩大投资和贸易,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四是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加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激发各类主体活力,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五是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蜀文化、楚文化到江南文化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江文化代表了广义的南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之一,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富于创新、充满活力。从巴蜀文化中的酒文化到湘楚文化中的协和夷夏再到江南文化中的稻作文化、舟楫文化、丝织文化、玉器文化等,上中下游的文化共同构建了刚柔相济、求实进取、包容和合、开放兼容的长江文化精神。要不断加强长江文化资源调查和长江文化研究,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