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兴起和蓬勃发展,外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此促进跨国公司在寻求国内资源的同时,加大了对国际资源的利用和争夺力度。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通过主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开始把非核心服务业务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去完成,从而推动了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研究全球外包产业发展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中外各类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特征,客观评价了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优势。
黄育华: 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担任国际风险管理师协会(PRMIA)中国认证中心秘书长,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城市金融、风险管理、城市功能区。主要学术著作:《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和《中国保险前沿问题研究》等。在《中国金融》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中国金融中心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研究》等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跟踪研究”和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及北京市软科学课题等30多项。
刘春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7月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并先后在金融学院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任教,于 ,2013~2016年担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中澳合作项目副主任;任CCTV特约评论员,中国证券业协会专家组成员,中新经纬签约专家,蓝源资本家族财富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MBA授课教师。 研究方向为贸易与金融、全球生产网络、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等。出版《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等专著、教材十余部,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获得“北京市青年英才” 项目支持。
王力: 经济学博士,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导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和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区域金融、产业经济、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创业投资。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中国生产力学会重大课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调研报告”,参与“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行性方案研究”“设立重庆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设立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研究”等,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跟踪调研”。主编出版《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自贸区蓝皮书)等著作100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全球金融后台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研究》和《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关于我国自贸区建设的若干思考》等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有:编辑出版《兼并与收购》、《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研究》、《中小企业板市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编《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和《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等蓝皮书多部,主持《深圳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研究》、《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资源整合研究》、《当前金融领域流动性紧张问题研究》和《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机制研究》等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