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哥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一次证实和加强了我参观圣母大学、芝加哥大学后,相对于参观西北大学、卡尼基梅隆大学和一些公立大校后得出的印象和结论。这种学校确实把人文教育的理念,即所谓素质培养,追求一个人潜能的实现和一些技能的培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把它们融为一体。我认为,传统私立名校尽管很古老,比如说它校园很古老,有非常成熟的树林,有非常经典的建筑,同时,你在跟它里面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因为他们拥有的沉淀,在比一般人显得沉静从容的同时,又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很大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历史的渊源,普通公立大学总的来说建校毕竟晚一些,同时至少最初它的生源主要是来自工薪阶层家庭的学生,生存为第一考量,所以重心和出发点自然地从职业技能培训开始。而很多传统名校,早年多数学生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生存不是第一考量,对自我实现、不断求知、追求精神层面的理想考量更多,所谓马斯洛需求效应,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两者不太一样。而往往是这些传统名校,因为拥有多年的积累,把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结合得很好,人文是起点,也是基础。因为每个时代具体需要的技能是在变迁的,而人文素质的东西,反而更具有跨越时代的共通性。人是活的,环境的变迁带来技能需求的变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应用,是可以根据需要优化掌握的,大学时代是一个好的打基础的时代,大学教育也是一个好的打基础的教育,但学无止境。有一些学校,在这两者之间,也是以人文教育为学习基础,有自己的核心教程(Core Curriculum)或者课程的分配要求(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同时在一些特定的应用或技能领域奠定了突出的优势,但感觉上还未在整体范围上将人文教育与技能培养全面有效地融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