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老挝和缅甸三国交界地区的哈尼/阿卡人归属不同的国家,他们各自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他们的文化发展呈现差异性。
国家在场的效力,或者说是国家在场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与国家对待民族民间文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这种态度一般可分为三类:放任型、管制型、互动型。
边疆地区,哈尼族,橡胶种植,人类生态学,生态环境,文化变迁
张雨龙: 男,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云南大学讲师,法学博士。本文系张雨龙博士论文《从边境理解国家:中、老、缅交界地区哈尼/阿卡人的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的摘要剪辑综合文稿,原博士论文在云南大学马翀炜教授指导下完成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获评为2017年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本摘要文稿系上海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宋明协助编辑完成并顺利通过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评论》编委会审核定稿,在此一并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