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下,大面积遗留的棕地带来了土壤污染、生态系统紊乱、景观异质化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棕地开发的文献和案例资料,结合我国棕地再利用实例,对棕地再利用的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产业区、新型居住区、都市工业区、商业街区五种典型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地形、土壤、水系和植被等场地造景元素的治理方法,以及棕地再利用模式选择和设计的研究思路。从研究结果看,当前我国棕地再利用主要是以城乡规划为指导,据其区位、自然条件和演变历程来定位其赋有的城市职能,确定能发挥最佳潜在效益、激发城市活力的再开发模式,再依据棕地分区功能,运用生态化、多样化的修复技术来逐步提升造景元素的社会价值。总体上看,我国棕地再利用工作稳步推进,棕地修复过程不断深入、完善,修复体系也愈加健全,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措施和融资体制等方面的研究深度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