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凯奇宣称“声音就是各种可能性的事件”,他的观点引发听者对音乐媒介认知模式的思维逆转:从乐音与噪音两者之间分立对抗的二元关系转变为彼此和解融合的共同体。本文以《4’33”》为例,聚焦凯奇提出的“声音”概念和“时间”观念,阐明当代音乐审美语境下的声音媒介、时间观念、聆听方式、音乐文化内涵等诸方面的内在关系。从乐音序列到音乐事件的艺术观念转型是理解凯奇音乐作品乃至当代音乐审美文化之关键所在。
陈芸: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曾访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美国米塞里科迪亚大学(MISERICORDIA UNIVERSITY)、德国安哈尔特大学德绍校区、包豪斯基金会等。其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艺术理论与艺术史、音乐教育等领域;在《文化研究》《文学与文化》《美术观察》《人民音乐》《音乐与表演》《中国音乐教育》《美育学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