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民由最初的吃饱穿暖逐渐向追求健康、品质的方向发展。国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能够有效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溢价,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由此可见,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层次的提高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莫大的契机。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与国外高品质产品相比,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品质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优质产品对国内市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产品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除了国外优质产品的威胁之外,当前国内市场处于总量产能过剩与结构性供需失衡的尴尬境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逐步由短缺型过渡到过剩型,产品过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与此同时,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人们对高品质、高规格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张,受限于生产理念与技术配备的落后,这些产品的局部市场结构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现象。由于历史形成的良好声誉和特定自然环境造就的独特品质,地理标志产品在诞生之初就被寄予了促进生产转型、带动经济发展的厚望,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进程严重滞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加之我国独特的小农生产特性,不少区域性的公共品牌正在遭遇“公共地悲剧”,进行有效的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