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壮人是清朝中期以来从右江河谷向上游山区迁徙而形成的现居于德靖台地大石山区的壮族移民族群。该族群历史上以玉米种植为生计基础,并参与近代中国西南鸦片种植与贸易体系。玉米、鸦片成为其参与地方社会,与其他族群进行物质、观念与服务等交换的重要媒介,亦使黑衣壮人在主流社会中被逐渐“污名化”,同时也强化其族性边界与认同。本文借助Zomia理论探讨黑衣壮个案中人、环境、物三者在族性建构上的互动关系,亦由此反思壮族历史与认同的建构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广东,广西
海力波: 作者简介:海力波,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民俗学、壮族社会文化、族群认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