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发表作品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926年,所以曹禺的“戏剧情结”至少有70年之久。但作为中国戏剧界首屈一指的人物,曹禺并不是个多产的作家。与《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相比,其他作品稍显逊色,读者评论家也关注较少。所以这本有关“其他作品”的研究资料,也可称为“非经典”作品研究资料。要还原一个立体完整的曹禺戏剧研究情况,对曹禺“非经典”作品的研究,亦十分必要。对曹禺“其他作品”研究资料的梳理,至少能解决以下几个与曹禺有关的问题:评论界对“非经典”作品的评价史;创作和思想转变轨迹;如何与戏结缘;为何痴迷戏剧一辈子,却只写出寥寥九部作品;为何前期注重个性、原始情绪的表现,之后又走上前期创作理念的殊途;等等。相较于“四大经典”作品的研究情况,学者对曹禺“其他作品”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这也是日后曹禺研究大有可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