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这告诉我们,“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主体是农民,绝不能把农民丢到一边”。实践也表明,农村、农业的发展得瞄准农民这一发展主体。然而,在三产融合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看戏”的尴尬局面,农民成了真正的“看戏群众”。结果是,一方面,农民积极性调动不充分,政企“搞大合唱”,农民不愿意也不敢自己干,农业难以做强,产业融合缺乏后劲;另一方面,农民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政企“联袂出演”,农业产业发展乏力,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产业融合的长效性。从产业发展来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对着千家万户,没有农户这一体量,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大发展,农民就是产业融合的主要“体量”。因此,要实现产业融合发展这一战略目标,首先要明确“产业融合依靠谁,谁来促进产业融合”这一基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