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已制定的标准规范,本著作实现了不同公共文化主体的、不同类型资源的采集、聚合、组织和制作,在资源管理与使用上实现了资源的统一协调、组织与应用,形成了新的公共数字资源共享服务机制。
资源聚合方面,梳理整合了文化共享工程、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及互联网个人用户的资源,构建了资源仓储。
资源加工转换方面,通过平台系统接口对接、离线和在线编目等手段,解决了资源码流转码、资源元数据编目加工以及异构元数据的转换互通加载,打破了资源共享壁垒,形成了全国资源统一目录库。
资源调度方面,针对全国资源统一目录库,通过资源应用场景、来源、内容等多个维度进行资源分类组织呈现,并整合了目录库文字查询以及图片、视频等高级检索功能。
网络分发方面,通过资源应用细粒度分类进行资源服务,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进行群体推荐和个性推荐,从而优化了资源服务效能。
张桂刚: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化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公共文化云指导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ACM/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mantic Computing客座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公共文化、人工智能、语义计算、区块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等10余项项目,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罗云川: 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兼任公共文化大数据应用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文化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馆员。目前主要负责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与管理、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数字文化馆标准化等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治理、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等。主持参与1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著有《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治理研究》《公共数字文化共享:模式、框架与技术》等多部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08年获文化部“优秀青年”称号,2012年获文化部“创新奖”,2020年被评为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