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到银行业,就是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端正发展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银行业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目标是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普惠金融体系,聚焦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农”、绿色生态发展、脱贫攻坚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领域,为不同经济群体、经济层次、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市场主体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补齐金融服务短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的乡镇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5%,多数地区已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5家大型银行在总行和全部185家一级分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构建条线化管理体制和专业化经营机制,6万余家支行及以下网点从事城乡社区金融服务。10家股份制银行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其他专司普惠金融业务的部门及中心。各类银行设立小微支行、社区支行约8000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474家,批设村镇银行1621家和民营银行17家。33家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7193亿元,同比多增2692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上年末高3.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5529亿元,同比多增2899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5.18万亿元,同比增长6.6%;助学贷款余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13%;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9.23万亿元,余额比年初增长4.3%,折合年增长率约为14%,余额占同期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的9.9%;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余额3104亿元,考虑已脱贫不脱政策的情况,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7126亿元,同比增长12.2%,一季度增加163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132亿元,同比增长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