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在有关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中,违约概率(PD)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违约损失率(LGD)的研究始终处于探索阶段,对LGD的研究远不及对PD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强调了在银行监管中违约损失率指标的重要性,并鼓励银行或监管机构提供更精确的度量方法估计违约损失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违约损失率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综述与分析,开展关于违约损失率的经验研究并建立新的更具有适应性的回收率的估计模型。
闫衍: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亚洲信用评级协会理事。同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特聘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出版《经济发展、区际非均衡增长与债务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报告》《“债务—通缩”压力与债务风险化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等著作。同时,作为主要作者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国金融》《改革》等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发展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