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简述交通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基于系统性、科学性与客观性、一致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从功能、经济、社会、环境、治理五方面选择指标,构建了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指数体系。基础理论方法主要包括绿色经济理论、城市规划理论、运输经济理论以及传统方法与交叉方法两大类别的指数评价方法。指数体系中功能指数的指标包含:城市道路网密度、公交线网密度、每万人拥有的公交车数量、地铁线网密度、每万人拥有的民用汽车数量、每万人拥有的出租车数量。经济指数指标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桥梁固定资产投资、节约乘客出行时间的效益、节约能源的效益、带动沿线土地升值的效益。社会指数指标则包括公共交通客运量、拥堵延时度、绿色出行倾向程度、居民公共交通满意度、万车交通事故起数、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公共交通公平度。环境指数指标包括能源消耗量、人均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和SO2排放量。治理指数指标包括绿色出行宣传程度、道路交通规划体系、交通综合协调机制、交通新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