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能源宏观调控总论
在线阅读 收藏

通过前两篇的研究与分析,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耗量正在接近40亿吨的巨量。而与此同时,经济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均会对煤炭产生刚性需求,加上短期内其他能源对煤炭资源的替代程度有限,综合这些因素,煤炭需求还有上升的势头。因此,中国将面临煤炭供给的缺口,从而导致煤炭进口量的扩大。一方面,随着煤炭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煤炭的大量进口必然要推动国际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增加煤炭进口成本。另一方面,接近40亿吨的煤炭产量和消耗量,已经导致中国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不堪重负,这一形势不允许煤炭的产量不断攀升,逼近峰值。中国面临着调控煤炭需求和产量上升的巨大压力。受资源与环境的限制,煤炭这种特殊资源的生产与使用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在中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保证煤炭资源的供给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国家的能源安全得以保障,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政府的调控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供需平衡,解决好眼下的煤炭供需问题;二是维护煤炭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需要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进行适度平衡。要使二者达成协调,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下面将对调控的原则、调控指标与调控目标及调控的内容和体系分别进行论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