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既有青年的共性特点,又有其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行为方式的优化应从思想上引导、发展上扶持、生活上关心、环境上优化等层面入手,发挥政府、社会、高校三位一体的作用,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物质、制度和环境保障,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吴静: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三十余项。在《红旗文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人民论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中国知网总下载量近六干次,其中1篇学术论文被《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1篇发表在《红旗文稿》的学术论文被人民网、中国文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网、搜狐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网站转载,独撰1篇研究报告被教育部社科司主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采用。参编“高校德育成果文库”系列图书2部、学术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