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2年到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南院)当教师,长期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直接见证了中国计划生育干部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自己的研究也一直聚焦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领域,跟踪中国计划生育服务可持续发展之路。
南院是原国家计生委直属的一所高校,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其给予了长期支持,早期主要任务是对全国地市级计划生育管理干部进行在职培训,经常有联合国人口基金官员来访,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南院的教师们接受国际社会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的新理念也比较早。
记得是199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和国际人口方案管理委员会在南院召开计划生育管理国际研讨会,来了很多国际知名学者和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生育项目管理者,我在这次研讨会上第一次全面接触有关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的国际前沿理论,接触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六要素”学说。该学说是人口理事会著名学者朱迪斯·布鲁斯根据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生育服务实践而创立的,但是不包括中国。会议期间,我随与会代表赴江苏太仓实地考察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看到他们能在如此严格的生育政策下(江苏城乡都是一孩政策)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很受启发。
“六要素”学说认为,尽管各国的社会人口政策不同,提供的服务资源有差异,可是要达到人口控制目标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要素是相对恒定的,把难以量化的计划生育服务过程的管理运作分解为六个基本要素,并按照重要性和逻辑顺序排列为:避孕方法的选择、避孕信息的提供、提供者的服务能力、提供者和接受者的人际关系、鼓励避孕方法续用的机制、恰当的综合服务。在计划生育服务过程中,育龄人群的避孕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取决于计划生育供给侧的服务质量,这六个要素是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的六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了育龄人群的避孕接受率和避孕续用率,从而影响妇女生育率。该理论框架发现了世界各国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过程中的共性要素,因此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接受,并用来评价当地的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显然,我们遇到了能否借鉴和怎样借鉴国际通行理论来进行中国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研究的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为了迅速降低生育率水平,全国计划生育管理总体上处在行政高压阶段,从国家和省级层面上看,离国际社会倡导的优质服务还有很大的距离,可是江苏太仓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走上提高服务质量的道路,却没有合适的理论框架给予归纳总结。我就对主持会议的萨迪亚博士说,自己想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六要素”学说分析一下江苏太仓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个案,他听了之后很高兴,支持我试试。于是,我就尝试用“六要素”学说定性分析了中国计划生育服务太仓案例,受到与会者的好评。文章经萨迪亚博士推荐,于1994年发表在国际人口方案管理委员会(ICOMP)的内部刊物上。
之后,我就把教学和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中国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方面,给全国各地市计生委主任培训班讲课的内容里有了太仓案例,但是基层计生干部的接受程度很低,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志说,“太仓经验好是好,就是我们学不了”,有的同志在课堂上就站起来与我辩论。因为受限于没有国家层面的优质服务先进典型,给全国各地市计生干部讲课只能停留在理论介绍和理念引进上。
1995年,国家计生委张二力司长一行数人到南院调研,院内给全国各地市计生委主任培训班讲课的老师都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我高兴地得知国家计生委准备启动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正在全国范围选点。南院的每位老师都发了言,我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觉得计划生育工作不能一直靠行政命令,在严格的生育政策背景下更要把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转变到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上来。我记得张二力司长问了我若干问题,临走时还把我的一篇发表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的文章《中国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研究的理论探讨》要去了,后来他告诉我在飞机上仔细看了这篇文章。
不久,我被吸纳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办公室专家组成员,开始参加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的一些活动和会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启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对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思路更加开阔了,对自己后来的教学和研究帮助极大。我在全国各地市计生委主任培训班上开设了“中国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课程,课堂教学从此有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级案例的支撑,介绍全国各地的优质服务典型,说服力更强。结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区县一些创造性做法,重点阐述在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指导下,充分尊重育龄夫妇的生殖健康权利,全心全意为育龄人群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引起学员们的深刻反思,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998年起,我开始分管干部培训工作。南院拥有一支贴近计划生育工作实际的优秀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我们组建了专门的干部培训教研室,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国家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先进理念,结合中国计划生育实际,用各自研究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将参观考察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品牌项目“江苏世代服务”纳入教学计划,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深受学员们的欢迎。截至2013年年底,仅南院校本部就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计生干部52260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基层计生干部接受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先进理念,投身到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的实践中去,他们亲切地称南院是计划生育系统的“黄埔军校”,南院成为最受基层计生干部欢迎的国家级培训基地。有一位省计生委主任曾经调侃地对我说,他那里的基层干部到南院培训回来之后有点不听指挥,可是他却明确要求全省地、市、县基层干部要到南院培训,拿到南院培训的结业证书,因为优质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参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试点工作以后,1998年下半年的项目快速评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办公室确定我担任江苏省盐都县优质服务评估组组长,评估组主要成员有青岛市计生委冯庆才副主任和浙江省计生委科技处姜建鸿处长,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计划生育服务专家希瑞女士。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办公室严格制订了调查方案,规定每个点要选两个乡镇,一个乡镇由当地推荐,另一个则由评估组随机抽取,行政村都是随机抽取,采用抽查计划生育档案资料、访谈干部群众、实地观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国际通用的调查方法。
第一次接受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评估组的评估,时任盐都县计生委主任的刘高英同志难免有点紧张。我们按调研程序随机抽取一个村,恰巧村支书到镇上赶集去了,刘主任要求换一个附近的村子取而代之,我们没有同意,坚持要按照既定的方法执行,直接到了这个村子。2个小时之后,那位村支书匆匆从集市上赶回来接待了我们评估组,全面介绍了村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随后,我们按照调研要求召开了干部座谈会,访谈育龄群众,实地考察了计划生育服务室,发现村里计划生育服务到位,育龄群众反映比较满意,评估结果很好。
我当时就问刘高英主任,我们随机选到这个村,你为什么显得有些犹豫和不安?她说主要考虑到这个村的计划生育服务室比较简陋,还没来得及更新改造,以往上级的评估非常注重硬件,选到这个村有点担心影响评估结果,换一个硬件好的村可能评估效果会更好。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快速评估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评估方法,既考察硬件的基本达标情况,更注重考察计划生育服务室功能是如何发挥的、优质服务是否体现在日常工作当中、是不是以育龄群众为本提供优质服务、是否能够满足群众的避孕节育需求等质量指标。评估中我们看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六要素”学说的框架图张贴在每一个服务站和服务室,十分感慨,深刻体会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对基层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在总结会上代表评估组高度赞扬了盐都县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建议,当时感觉到刘高英主任和盐都基层计生干部是很激动的。
那次我们这个评估组还有一位美国专家希瑞女士,她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计划生育工作者,我担任她的翻译。在潘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她和我扮演一对夫妻到计划生育服务站寻求服务,服务站的年轻同志乔志云作为服务人员接待我们。希瑞提出了很多问题,乔志云都一一给出满意的回答,给我们评估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乔志云是江苏省计划生育学校的早期毕业生,在潘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了20多年,不仅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做得好,还协助我们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研究课题。
2000年春天,我到美国洛杉矶参加一年一度的美国人口学会年会。会上有一个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专题分会,顾宝昌教授报告了中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试点启动与发展情况,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有赞赏,有质疑。赞赏者认为中国计划生育服务在进步,质疑者则基于平时听到的中国计划生育负面信息,提出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关键在于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中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评估的亲历者,我立即站起来予以回答,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山东省即墨市项目点评估时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西蒙斯教授一道进村入户随机访问农村独女户家庭的亲身体会,用实际案例告诉与会者,在生育政策暂时不能改变的背景下,中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改变了干群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受到了育龄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这次国际会议使我深深体会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对世界了解中国计划生育真实情况和正在发生的改变非常重要。
2011~2014年,我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农村中老年妇女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和服务机制研究”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司委托研究课题“农村围更年期妇女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研究”,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是全国7个区县调研样本点之一。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了优质服务项目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长期效果和长远影响,盐都区计划生育服务站为绝经妇女提供的安全取环优质服务在全国7个调研点中做得最好,全国上环妇女绝经后未取环的比例为23.5%,盐都区只有9%,而且都是常年在外务工的妇女。我问刘高英主任,盐都区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她归纳了三点:一是当年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历任计生委主任头脑中;二是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健康全程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各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的自觉行为;三是当年优质服务项目开发使用的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0多年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充实了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使我的思考更加贴近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密切关注中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侧重回答中国计划生育服务转型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是我教学和科研工作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