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计划生育新概念的引入——回顾《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
在线阅读 收藏

1994年9月,联合国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将“生殖健康”作为重要的一章载入其主要文件《行动纲领》。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上,生殖健康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生殖健康”已超出生物医学的传统含义成为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妇女为核心的社会问题。

分管外事工作的时任国家计生委副主任彭玉同志,根据国际国内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的变化,要求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尽快翻译编辑一批国际文件和学术论文,以帮助我国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了解国际上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最新动向。她不仅全力资助文献的翻译、编辑和出版,还亲自为《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一书撰写序言。彭玉副主任在序言中写道:“在1993年3月召开的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彭珮云主任又指出,为了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在继续执行现行政策的同时,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因此,生殖保健问题必然并已经被提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今天,我们再次打开这本书,仍然能从彭玉副主任的序言中明显感到国家计生委落实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精神和执行《行动纲领》的主动性和紧迫性。

然而20多年后,却有人在网络上质疑:“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为何对中国公众秘而不宣?”我们作为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精神的引入、传播和履行的参与者、见证者,在回顾这些文献时,也顺便回答了这一质疑。除了我们这本书节选了联合国相关文件外,国家计生委等相关部委还出版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文件》的中文单行本。然而,确有一些公众和媒体对过去20多年发生在中国的计划生育改革与转型不甚了解,他们总是认为中国计划生育一直是强制性的行政管控。实际上20多年前,彭珮云主任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生育“三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就指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人口环境。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还要努力提高人口质量,注意研究人口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在时隔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阅读这些历史资料时,仍禁不住要为当时领导们的勇气与智慧点赞。

《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一书的出版发行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1995年年初,国家计生委为了探索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的有效途径,启动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试点。试点地区的各级领导、计生干部和育龄群众都迫切希望了解国际社会关于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的观点和动向,明确中国计划生育改革的方向。我们作为参与试点工作的学者,也曾在一些会议上介绍过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等新概念。但有时也遭到误解,一些地方领导以为这些新概念是出自某些从西方留学归国学者自己的观点,有的甚至认为这是我国计划生育领域里的“自由化表现”。因此,这本书的主要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把国际组织文件和外国专家学者论文翻译成中文,不带一点点我们自己的观点和解释。我们首先获得了这些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的授权,同意我们翻译并出版他们的成果。因此,这本书从选材、翻译到编辑出版,在程序上一直是公开、合法和严谨的。

《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一书翻译了“生殖权利”、“生殖健康”和“优质服务”等国际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新概念,介绍了“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新理念,引进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六要素”及其评估框架的新方法。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中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工作的开展和试点经验的全面推广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今天我们重温此书,其中一些篇章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一书节录了联合国、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世界卫生组织的3篇最具代表性的文件和国外著名学者的9篇论文。本人作为主编撰写了本书的前言,介绍了所收录文件和论文的主要内容,我愿意与大家一起回顾本书的精华篇章。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