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池河
鸭池河是清镇市的一个镇。我是在从贵阳到清镇的公交车上听说的,一路上经过的斗篷山是人们露营的地方,那母女俩说河的一边以前是水东土司而另一边是水西土司。从清镇到鸭池河的车票为16元,一路上能看到铝厂和煤厂,满眼的小山很多座,山上的树木长得不高。山坡上和山坡间的田里颜色耀眼,有金黄的油菜花,有红的桃花和白的李花,让人惊叹山地乡村自然风光的美丽。最美丽的是小山下的梯田,梯田平平的一片,油菜花黄黄的一片,有白的农房点缀其间。鸭池河镇在河的这边,有大桥在河上,河是乌江的一部分,河水碧绿如翡翠。桥头来了黔西一家人,听那男子介绍乌江水怎样从毕节发源,说黔西有多少河流汇成乌江,我一下子也记不住。大桥边有一座铁桥修于20世纪50年代,那朋友说以前一直有战士护桥,他说他什么也没有做,他们要开车赶往省城去了。铁桥头有两棵大桃树,满树的桃花绯红,在绿的江水边格外耀眼。鸭池河的上游弯曲,看不到有多长,只感觉河床下切很深,两岸山壁直立。在桥上看下头,两岸田野颜色多彩,河身蜿蜒如带,河水明亮如玉,有农房在岸边。前几天的桃花节一片热闹。河边镇上的旅馆50元一晚,主人于80年代在云南当兵三年,当完兵后又回到农村。现在镇上的房子是他自己的,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有两个孙女由他们带着,儿子在清镇市的卫城打工。这里的餐馆主要是做鱼的,每条鱼都很大,也有牛肉火锅。我找了一家烙锅店,吃的是土豆和豆腐,那两岁的女娃很乖,我一坐下就拿来菜单。那布依族人家很热情,男的没有上班而是自己做生意,邀我一起吃火锅,但是我的肚子很饱了,我十分赞赏普通的劳动者。贺雪峰教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对广大乡村提供基本服务,我也感受到这样不仅能增加乡村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平性,更能避免将乡村变为城镇。
');" class="a2">收藏清镇的街道不宽,房子不高,生活气息浓郁,街道两边红花艳丽。招了一辆车到红枫湖景区,司机是四川广安人,晚上下班后想增加点收入。他的车不是正规出租车,收30元我认为有点贵,后来车站的售票员说最多只要15元。他送我到景区大门口售票处,那里的大宾馆要200多元,我认为有点贵,住进去就不能和当地人交流了。马路边晚上有卖烧烤的,有一家餐馆的人说:“这里没有农家乐,路边的酒店都是一百多的,你还是乘公交车到清镇便宜。”我顺着马路找了一家位置偏僻的酒店,最便宜的房间要118元。那酒店老板家人都在贵阳,在贵阳还有酒楼,打工的两个女子是本地人。在烧烤店吃螺蛳,主人阿婆以前是电厂的小学教师,退休后买了这套房子。她儿子读大学时在北方学水电,现在做自驾游生意,我认为自己做生意是很好的,劳动光荣,现在社会倡导自己创业。这里已经开发成电厂了,以前的村落都拆迁了,但靠近安顺那边还是有村落的。来到这里,能够接触普通人,对此我比较满意,我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喜欢听他们说些柴米油盐的事。第二天早上又是阴天,贵州的天气总是这样,不像云南那样总是阳光明媚。听说红枫湖以前可以绕道进去的地方都堵住了,但一家餐馆的女子说从蓝莓园的小道可以绕过去。走在蓝莓园的田埂上,遇到两个摘草莓的妇女,有棚子里住着中年男子,都很热情地告诉我绕过去就是红枫湖里面了。风景区内的大道上,可以看到一片水银白,水中小岛无数,红的桃花一束束,黄的油菜花一片片,这里的油菜长得比较高大。滴澄关景点处,有8根图腾柱,有几个湖南游客,兴致很高。这里水面大约有3平方公里,有云盘山等大小山头十多座,明永乐十一年(1413)设有滴澄关巡检司,有屯军924人,以前有滴澄桥,清朝有军队驻扎,徐霞客来过此地。水边有翠绿的柳枝,楼房有黄色的楼身红色的瓦,码头边的人说那是度假村的房子。买50元的船票,同坐“文明号”的是上海人和重庆人,他们是从昆明玩了一圈过来的,很爱旅游。坐船很惬意,水里浪花跳跃,岛屿浮在水上,岛上树木中有房子。船在龟岛停留一会儿,山坡上面有亭,亭里石碑上画着献寿图,岛上有石头像乌龟一样。蛇岛上可看到一些竹子和梧桐树,有观音庙,据说是古代的,人们以前在仙人洞中烧香。同船的人说那里其实是卖炸鱼的,正是天冷人少的时候,那里20元一盘,上船处30元一盘,黄果树餐馆50元一盘。船到风雨桥处,岛上树木更加茂盛,湖水是碧绿一片了。侗寨码头上,松树弯弯曲曲,进去看木头的房子要验门票。岛前面有一座横亘的山如大象。这里有不少摊子,卖着炸鱼和小豆腐,她们的摊位不收摊位费,因为这岛是她们村的,后山上就是她们的村庄。在这里总算看到了一些当地的人,同船的人都说苗寨就不去了,坐船返回心情是愉快的,这里坐船只要50元,都说便宜。
卫城正在赶集,一条主街上到处摆着摊子,逛街的人们很悠闲,小喇叭的叫声不断。有都匀毛尖30元一两,有半大的鸡14元一只,有馒头和包子卖。卖药材的摊子上,两个阿婆吵得面红耳赤,这正是市民社会的可爱之处。贺龙广场处,清朝的青砖瓦房可见原貌。1936年2月1日,贺龙和萧克的部队抵达卫城,次日举行千人大会发动群众抗日。小巷子上木房子依旧,街道上是青石板,有南大门。转了几道弯,来到扶风楼处,那是明朝的三层阁楼,小广场在山坡下。古城在修建中,里面有小桥流水,仿古的建筑上已经挂上各种小吃的牌子。回到主街,上车到花海,花海景区大门口种有玉兰和油菜,里面有圆形的小广场,现在正在把水泥地恢复成土地。那小广场四周有楼房围着,旁边的几栋高楼还在建。里面有一条河,河中可见泥土,水面上有一群白鸟飞走了,有褐色的小燕子在穿梭,有雄鹰在空中飞翔。湖边有废弃的花钵子,斜坡上是青草,满目的花树有的断掉了。里面有一条条水泥路,树上挂的牌子上写着“建设好美丽园林”的字样,有一个路过的人说这一片以前全是良田。铝城大道这样长的坝子贵州少有,大道两边的油菜花和桃花艳丽,那一处处的村庄十分美丽。
岩脚村村口,大石头上写着“贵州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大道边田里油菜花一片,两层的房子是橘黄色的,广场上刻有浮雕,有健身器材,村口有两个绿色的垃圾桶。村子里有一条水泥路,村口有一家榨油坊,屋前有一片菜地,有一棵柳树有80年了,我对小卖部的人说:“这里还是做到了生态宜居。”房子是楼房,有的用围墙围着,里面有场子,又有菜园,也有各样的果树,家家都有自来水,这里的门大都关着,村里有公共卫生间,厕所革命取得了很大成绩。村子里有一户正在修房子,有一个老人邀我到家里坐。那人说是以前从毕节那边迁移过来的,他们姓钱的在卫城总共不到10户,他们的祖先是明朝的将军,有五虎下西山的故事。他拿出家谱给我看,始祖是威武的轩辕黄帝。家谱能够延续人们共同的记忆,增加乡村共同体的凝聚力,祖先崇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他说城里的房子好卖出去,乡里的房子没人住,但也不能卖,这里兄弟分家想多盖房子要办许多证件。这里有一所学校,但教学水平跟不上,二、三年级的学生要到城里,读书要乘车来回。这里的良田被占用后喂猪也喂不成了,买东西喂猪划不来。乡村的公共服务和城镇相差太大,乡村的人只能到城里买房子。回到清镇,想找茶马古镇,听说那里有古代的牌坊,但走进了一家黑山羊粉面馆,有几个人坐在火炉边聊天,我听见他们在谈论1斤蒜薹多少钱。《周易》说:“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我十分喜欢那样的小店,喜欢那样朴素热情的人们,希望美丽乡村都有这样的小店。
鸭池河
鸭池河是清镇市的一个镇。我是在从贵阳到清镇的公交车上听说的,一路上经过的斗篷山是人们露营的地方,那母女俩说河的一边以前是水东土司而另一边是水西土司。从清镇到鸭池河的车票为16元,一路上能看到铝厂和煤厂,满眼的小山很多座,山上的树木长得不高。山坡上和山坡间的田里颜色耀眼,有金黄的油菜花,有红的桃花和白的李花,让人惊叹山地乡村自然风光的美丽。最美丽的是小山下的梯田,梯田平平的一片,油菜花黄黄的一片,有白的农房点缀其间。鸭池河镇在河的这边,有大桥在河上,河是乌江的一部分,河水碧绿如翡翠。桥头来了黔西一家人,听那男子介绍乌江水怎样从毕节发源,说黔西有多少河流汇成乌江,我一下子也记不住。大桥边有一座铁桥修于20世纪50年代,那朋友说以前一直有战士护桥,他说他什么也没有做,他们要开车赶往省城去了。铁桥头有两棵大桃树,满树的桃花绯红,在绿的江水边格外耀眼。鸭池河的上游弯曲,看不到有多长,只感觉河床下切很深,两岸山壁直立。在桥上看下头,两岸田野颜色多彩,河身蜿蜒如带,河水明亮如玉,有农房在岸边。前几天的桃花节一片热闹。河边镇上的旅馆50元一晚,主人于80年代在云南当兵三年,当完兵后又回到农村。现在镇上的房子是他自己的,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有两个孙女由他们带着,儿子在清镇市的卫城打工。这里的餐馆主要是做鱼的,每条鱼都很大,也有牛肉火锅。我找了一家烙锅店,吃的是土豆和豆腐,那两岁的女娃很乖,我一坐下就拿来菜单。那布依族人家很热情,男的没有上班而是自己做生意,邀我一起吃火锅,但是我的肚子很饱了,我十分赞赏普通的劳动者。贺雪峰教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对广大乡村提供基本服务,我也感受到这样不仅能增加乡村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平性,更能避免将乡村变为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