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开阳
在线阅读

南江大峡谷

南江大峡谷形成有两亿年了,江水奔腾,两岸青山上果树一片,清晨的山顶上笼罩着云雾,后面的山上白色楼房高低错落。顺着江水而行,一路水声很响,江中有礁滩长长的,上面长着青草。山上时见泉水流下,在草木中飞溅,景区入口处有两座土山呈牛角形,山上一层层的果树青青。江身转了个大弯,山壁直立,壁上有层层绿树。天门洞门口,钟乳石细小,有的悬挂着,有的向上生长着,有的上下相接,都是一片赤色。沿着木栈道而行,峡谷深而窄,绿水没有声息,峡谷顶上有一线光亮。有两层岩石伸出如青蛙,泉水流下如细线,落到水池如下雨。有溪水在山腰树木中流,跌落到两块大石坡上,一股股细流白闪闪的,水声很响。山壁上有钟乳石一片,山壁的石头是一层层的,石壁上都长着小树,树根都在石头中。走过峡谷,视野开阔,阳光普照,头上是蓝天白云,峡谷中石头遍布,江水在大石中环流。流水边路平平的,路边高树成荫,一片片大石头仿佛要从山上滚落,山上的石头上长着各样树木,最美丽的是山下大石上的两棵发财树。江中石头一大堆,有的像小山一样,石顶上有小亭。走过那片石头堆,有大石仿佛是从山上滚落江边的,那水又转了个大弯,不知流向何处去了。

峡谷上去是十里画廊。河床浅浅的,一片片礁滩上长满青草,山坡上种着樱桃和枇杷,四月的时候叶子青青,河边有洋槐树,偶尔可见到农舍。大木桥处一片热闹,有游客乘着筏子游玩,河滩上有很多大棚,吃烧烤的人一群群。到那人多的地方去,有一家门前有一棵枧子树,冰箱里面脆皮雪糕5元一支,那家的小女孩很喜欢听手机放出的音乐。河中有石墩桥可以过去,有溪水汇入南江,溪水边有红色的旅游路。沿着小溪流而行,遇到贵阳人说长官司是一个美丽的乡村,他走了一半就转回来了。溪水清澈,露出沙滩一片片,沙滩上长着水芹菜,水芹菜开着白花。小河弯弯,上游的河水更绿,再往前走溪水就变成靛蓝色了。河边的田里种着豌豆和油菜,山坡上都是果树,河道呈太极形,在长官司大门转了个弯。村子四面环山,楼房在山边,田野中有草莓园也有水田,油菜花和豌豆花耀眼,河两岸柳枝飘扬。走过田野,河边风雨亭上聚集着不少人,那是姓杨的家族清明节聚会。山坡上的人家,有贵阳下来的妇女拿着锄头到田里去,后来看到她提着一包蕨菜。那家的主人招呼我坐下,还端来茶给我喝,他们都是汉族人,七世祖是从江西过来的,他的二哥是组长。一片楼房中有以前的木板房,有老人说以前的房子外观不好看。下午5点在广场聚餐,一共有15桌,组长说一共花了4600元,上次活动的经费还剩2000元,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将日益离散的乡村共同体凝聚起来。他们都是喝的饮料,说现在一般不喝酒了,要开车也不能喝酒。这里的水煮豆腐是特产,小泥鳅味道很好,但因为喷洒农药不如以前多了。有位老人以前师范毕业后在种子站工作,他1978年引进杂交种子,使得这里能生产6万斤大米,而当时村里只要交26000斤大米给国家。路过的人来到这里都吃得很开心。河那边长官司,大道两边白色的楼房十分美丽,村里三家农家乐都在营业,院子中有不少人在吃饭,都是从贵阳和开阳来休闲的人们。沿着大道走向山坡,山坡上都种着樱桃树,沿着林中路弯曲而上,跨过栏杆,傍晚从公路上走到毛家院。

公路边有座五层的大楼,第一层是小卖部,隔壁有餐馆,生意都很好。小卖部的老人80岁了,身体很好,以前是地主,很能吃苦,现在每餐吃饭能喝二两酒。他家有五个孩子,二儿子是贵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一直在贵阳做农业项目,现在回到村里任副书记,乡村振兴人才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第二天和新任副书记林键一起在村里转,他的工作思路正在酝酿中,想做点不可复制的项目。那一片自然的梯田很美丽,梯田的水源不是很丰富,种东西要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俱备。村口有土地庙,里面石头如牛头,农耕文明使人们对牛很有感情。村里面地势宽阔平坦,一共有1800多户人家,有将近3800人,这里苗族人多,山歌资源丰富。村路正在建设中,村内有小梯田无数,后山上有一片原始森林,有条件开发森林公园。有遵义老板在承包土地种药材。村子内保留着以前的木板房,房子上的毛笔字是古人书法,这里是传统村落。沿着荒芜之路到南江大峡谷,俯视峡谷,深深的,大片石头闪亮,站在峡谷边让人感到很惊险。峡谷边一座座山直立,有一座山像将军,前面一座山如宫殿的墙壁,旁边几座山如宫殿的柱子。

双流镇三合村的农业项目很有名。一路上小山林立,树木茂盛,没有河流,但雨水较为充足。村委会的门口写着“正己正行为村民办贴心事,于公于私替百姓说公道话”。严书记要陈主任带着我们参观,有一片地种着烟草,一片大棚种着瓜果蔬菜,大棚内水泥道上风车呼呼地转。农业项目由成都盛华公司承包,他们对市场熟悉,能够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有一个养殖基地,里面喂有300多头黄牛,由北京华联公司收购,每头牛净利润将近1万元,必须一年喂大,养殖人员每月可以收入4000元。他们说老百姓很会计算成本和收益,就算土地放在那里,80%的农民也不会去种田。现在的村民谈判能力增强,主要因为可以外出打工,不需要依靠农村的资源了。三合村的一个组有一片鱼塘,钓鱼每两小时100元,鱼塘边正在种花,路上已经做了一些风车。陈主任说农业项目一般都亏损,最多也就一点微利,若各地产业雷同就都卖不出去了。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农业需要靠国家多扶持。对农村的认识,应该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把先入为主的观点放在一边这样才能做到客观。

');" class="a2">收藏

从修文进入开阳境内,有村子保留着以前的木板房,传统民居让人感觉很新鲜,村子中红军广场让人有股亲切感。大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有云雾茶海一片。开阳市区高楼大厦满眼,开州大道上樱花红艳艳,哪里都能听到鸟的叫声。到南江大峡谷的时候开始打雷下雨,一家屋檐下坐着两个老人,还有一个背着小孩儿的年轻人,他们邀我坐一会儿。下面一排房子有农家乐,有一个人喊我进去住,说我一个人就只收80元。刚安顿下来雨就大了,不一会儿门前雨水成河,我就坐在屋檐下和那主人聊天。那人说这里的土和水都有丰富的硒元素,这里的两个乡镇在开阳的16个乡镇中以前是最穷的,通过旅游开发现在已经排在最前面了。有一个福建老板把白茶引进来种,五个种茶基地都由政府统一管理,请那个福建人当经理。旅游开发一开始由贵阳的一家铁路公司做,没有做起来,后来政府引进福建老板,投资多了,现在来的人就多了。昨天他的客栈来了12个人,一共住了6个房间,今天又有8个大人和4个小孩儿预订好房间了,这雨让他失去了一两千元。2009年到2013年公费旅游期间,旺季每天吃饭的有60—100桌。上个月以来一直有港、澳、台的旅游团来,他的农家乐现在都是通过美团预订。这里的田政府征收每亩补偿2万多元,房子是政府划好地基后老百姓自己做,他花了40多万元。这里实行退耕还林后只剩下良田,良田征收用来旅游开发后对老百姓进行保障,政府要每人交36800元,办完手续后退还2万多元,60岁以后每月可以领到1300元。那人说政府做得很好,老百姓的眼睛都很明亮,旅游开发应该以保障广大农民利益为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公平正义理念,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南江大峡谷

南江大峡谷形成有两亿年了,江水奔腾,两岸青山上果树一片,清晨的山顶上笼罩着云雾,后面的山上白色楼房高低错落。顺着江水而行,一路水声很响,江中有礁滩长长的,上面长着青草。山上时见泉水流下,在草木中飞溅,景区入口处有两座土山呈牛角形,山上一层层的果树青青。江身转了个大弯,山壁直立,壁上有层层绿树。天门洞门口,钟乳石细小,有的悬挂着,有的向上生长着,有的上下相接,都是一片赤色。沿着木栈道而行,峡谷深而窄,绿水没有声息,峡谷顶上有一线光亮。有两层岩石伸出如青蛙,泉水流下如细线,落到水池如下雨。有溪水在山腰树木中流,跌落到两块大石坡上,一股股细流白闪闪的,水声很响。山壁上有钟乳石一片,山壁的石头是一层层的,石壁上都长着小树,树根都在石头中。走过峡谷,视野开阔,阳光普照,头上是蓝天白云,峡谷中石头遍布,江水在大石中环流。流水边路平平的,路边高树成荫,一片片大石头仿佛要从山上滚落,山上的石头上长着各样树木,最美丽的是山下大石上的两棵发财树。江中石头一大堆,有的像小山一样,石顶上有小亭。走过那片石头堆,有大石仿佛是从山上滚落江边的,那水又转了个大弯,不知流向何处去了。

峡谷上去是十里画廊。河床浅浅的,一片片礁滩上长满青草,山坡上种着樱桃和枇杷,四月的时候叶子青青,河边有洋槐树,偶尔可见到农舍。大木桥处一片热闹,有游客乘着筏子游玩,河滩上有很多大棚,吃烧烤的人一群群。到那人多的地方去,有一家门前有一棵枧子树,冰箱里面脆皮雪糕5元一支,那家的小女孩很喜欢听手机放出的音乐。河中有石墩桥可以过去,有溪水汇入南江,溪水边有红色的旅游路。沿着小溪流而行,遇到贵阳人说长官司是一个美丽的乡村,他走了一半就转回来了。溪水清澈,露出沙滩一片片,沙滩上长着水芹菜,水芹菜开着白花。小河弯弯,上游的河水更绿,再往前走溪水就变成靛蓝色了。河边的田里种着豌豆和油菜,山坡上都是果树,河道呈太极形,在长官司大门转了个弯。村子四面环山,楼房在山边,田野中有草莓园也有水田,油菜花和豌豆花耀眼,河两岸柳枝飘扬。走过田野,河边风雨亭上聚集着不少人,那是姓杨的家族清明节聚会。山坡上的人家,有贵阳下来的妇女拿着锄头到田里去,后来看到她提着一包蕨菜。那家的主人招呼我坐下,还端来茶给我喝,他们都是汉族人,七世祖是从江西过来的,他的二哥是组长。一片楼房中有以前的木板房,有老人说以前的房子外观不好看。下午5点在广场聚餐,一共有15桌,组长说一共花了4600元,上次活动的经费还剩2000元,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将日益离散的乡村共同体凝聚起来。他们都是喝的饮料,说现在一般不喝酒了,要开车也不能喝酒。这里的水煮豆腐是特产,小泥鳅味道很好,但因为喷洒农药不如以前多了。有位老人以前师范毕业后在种子站工作,他1978年引进杂交种子,使得这里能生产6万斤大米,而当时村里只要交26000斤大米给国家。路过的人来到这里都吃得很开心。河那边长官司,大道两边白色的楼房十分美丽,村里三家农家乐都在营业,院子中有不少人在吃饭,都是从贵阳和开阳来休闲的人们。沿着大道走向山坡,山坡上都种着樱桃树,沿着林中路弯曲而上,跨过栏杆,傍晚从公路上走到毛家院。

公路边有座五层的大楼,第一层是小卖部,隔壁有餐馆,生意都很好。小卖部的老人80岁了,身体很好,以前是地主,很能吃苦,现在每餐吃饭能喝二两酒。他家有五个孩子,二儿子是贵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一直在贵阳做农业项目,现在回到村里任副书记,乡村振兴人才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第二天和新任副书记林键一起在村里转,他的工作思路正在酝酿中,想做点不可复制的项目。那一片自然的梯田很美丽,梯田的水源不是很丰富,种东西要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俱备。村口有土地庙,里面石头如牛头,农耕文明使人们对牛很有感情。村里面地势宽阔平坦,一共有1800多户人家,有将近3800人,这里苗族人多,山歌资源丰富。村路正在建设中,村内有小梯田无数,后山上有一片原始森林,有条件开发森林公园。有遵义老板在承包土地种药材。村子内保留着以前的木板房,房子上的毛笔字是古人书法,这里是传统村落。沿着荒芜之路到南江大峡谷,俯视峡谷,深深的,大片石头闪亮,站在峡谷边让人感到很惊险。峡谷边一座座山直立,有一座山像将军,前面一座山如宫殿的墙壁,旁边几座山如宫殿的柱子。

双流镇三合村的农业项目很有名。一路上小山林立,树木茂盛,没有河流,但雨水较为充足。村委会的门口写着“正己正行为村民办贴心事,于公于私替百姓说公道话”。严书记要陈主任带着我们参观,有一片地种着烟草,一片大棚种着瓜果蔬菜,大棚内水泥道上风车呼呼地转。农业项目由成都盛华公司承包,他们对市场熟悉,能够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有一个养殖基地,里面喂有300多头黄牛,由北京华联公司收购,每头牛净利润将近1万元,必须一年喂大,养殖人员每月可以收入4000元。他们说老百姓很会计算成本和收益,就算土地放在那里,80%的农民也不会去种田。现在的村民谈判能力增强,主要因为可以外出打工,不需要依靠农村的资源了。三合村的一个组有一片鱼塘,钓鱼每两小时100元,鱼塘边正在种花,路上已经做了一些风车。陈主任说农业项目一般都亏损,最多也就一点微利,若各地产业雷同就都卖不出去了。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农业需要靠国家多扶持。对农村的认识,应该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把先入为主的观点放在一边这样才能做到客观。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