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河
沿着大道到很远的渡口过河才能在断桥镇上住。大道边的山上都是树木,几个村庄在山沟中,住着汉族、布依族和苗族人,村庄的田野中有油菜和甘蔗。有一户人家正在把一头猪从猪圈拉出来,有一个人对我说:“老人过世,需要把事情办好。”有户人家,很多客人搭着棚子吃饭,有一个穿着夹克戴着眼镜的人说自己是本地人,乡村能多凝聚一些这样儒雅的人就好了。渡口处有村庄,山坡上几棵大榕树大得让人惊讶,河边绿竹成荫,若夏天来避暑,真是人间仙境。摆渡的时候是要出10元钱的,那摆渡人说:“过来要交钱,过去就不交钱,不要你的钱了。”一同过河的小伙子参加了同学会后要回家,他们平时是在县城找事情做。一块田边有一个布依族阿婆在锄地,田里有几个红薯,我要她卖一个给我,她说:“你要就拿去,不要钱的,我们不怎么喜欢吃。”田埂比田高很多,她在田埂边放着几个石块。她的狗跑了过来,她说:“它不咬人,它只是闻你一下。”她用塑料纸把红薯包好,把田里的红薯都给我了,然后就锄地去了。碧绿的打帮河潺潺流淌,河床中石头大小如马铃薯,河水有时从石头缝中涌出,有褐色的大石头矗立如小山。河两边的山高大连绵,山顶都是石头,山上满眼是黄草。河边有很宽的沙滩,有树木一片片,树林中有一些棚子,夏天在这里吃烧烤是很有诗意的。经过黄岩水电站,那奔流的河水让我流连不已。一辆面包车开过来,车上一位农妇说:“到断桥镇方向反了,前面都是乡下,没有吃和住的地方。”我返回断桥镇时天已经黑了,黄果树大瀑布流到这里来了,这是自然美丽的河流,自然而又有灵性。早上在断桥镇的一家餐馆吃米粉,有小伙子高中毕业在浙江的电子厂打工,每月收入为五六千元而消费要一两千元,吃和住都在厂里面。桥头有卖炸土豆饼的,说还有花江大峡谷好玩,有个人说可以用车送我去,40公里收150元。
花江镇上平地中有田,田里开满了油菜花。旅馆老板说春节期间来了很多人,正月初二有15个昆明人还带了许多小孩儿。那旅馆老板开始说收80元,过了一会儿说要100元,而我认为明码标价是最好的。在去花江大峡谷的车上,满眼的山峰如波涛,山上都是乱石,石头中只有些稀疏的黄草。峡谷上面公路两边房子多一些,房前房后树木稀少。满眼是石头,石头很碎,山上看不到泥土,人们把山石围成一块块田,田里种植火龙果,一共有13000多亩,山上还种有黄精、白及、半夏等,有中科院的工作人员在这里指导,宣传牌上写有“敢叫荒山变绿洲”。司机说这里20年以前是没有粮食吃的,现在国家投资几十亿元进行旅游开发,这里的地土豆长得出来但很少,火龙果和花椒有公司收购。几户人家前有两个阿婆在烤火,门前摊子上摆着甘蔗和芭蕉,她们说这里种玉米和甘蔗,旁边那几棵树上的果子是不能吃的。峡谷底海拔为600多米,比镇上低1000米,这里天气热,日照时间长,适合种火龙果。大桥的一边是花江镇,另一边是贞丰县北盘江镇,有贞丰县非洲猪瘟疫检测站,外地猪不许进,本地猪也不许出,花江镇的猪肉涨到20元一斤了。江水碧绿,两边山石直立,石头是一块块的,河中有两只船开动着。有两家酒店,住一夜为100元,吃的有野生鱼,村里也能看到几只鹅,一家酒店内有许多小孩儿在拿着手机玩游戏。
步行到上甲古寨,大道高低弯曲,沟壑中都是黄草,田里有一些绿色,几十里路上看不到水源。上甲村有一条路进去,村里的房子在路的一边,路的另一边是山谷,山谷中草木密布。步行的路上有人用摩托车送了我,他是从晴隆来做上门女婿的,结婚六年生了两个女孩,他说自己出去半年就收入五六万元,白天卖菜夜晚收拾垃圾,说自己那么善良为什么得不到好报,他老婆和别人去过,给别人带小女孩去了。但我更想听能体现新时代贵州人精神的事。村子内公路两边,有分叉的大榕树,有高大端直的槐树,广场中有独树成林,那是一棵2500年的榕树。村子有50多户布依族人家,有两家小卖部,村里有两户人家在杀猪嫁女儿。一家三层楼的酒店主人到安顺过年去了,一家开旅馆的布依族阿婆也不愿意让我住。有一家楼房很漂亮,屋前坐着两个中年人,他们答应收我100元,吃饭和他们一起吃。那男的20世纪90年代出去打工,带着两个娃娃,小的还不会走路,现在有22年了。他说那边很容易找事做,开始在福清铺路,后来又给人家照看果园,老板的儿子半个小时就学会了焊接,他也跟着把焊接学会了,现在在浙江义乌工作。他说:“那里的人心里想的是创业,家家都办企业做出口生意,办企业只要一二十万元就行了。我们老板是做雕塑的,就几台机器运转,产品出口到韩国,每年有几亿元的收入。”他还讲到一个老板,刚开始创业没有主意,父亲给他出了个主意,结果创业成功了,就用他父亲的门面做,现在身价有几千万元了。那人在义乌打工每月收入15000元,老婆给他打下手。大女儿在本地教书,每月两三千元,他们认为在贵州生活稳定。这人技术水平很高,铁门上的雕花也是他自己做的,问他想过自己做老板创业没有,他说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行。他还说起以前这里榕树太多,晚上阴森森的,还说他父亲在他弟弟家住,因为不能适应他家的卫生习惯。晚上吃饭时吃的是猪肉,这里有3家喂猪的,都用饲料喂,有40头左右,喂多了卖不出去,这里喂饲料的猪肉每斤8元,不喂饲料的猪肉每斤10元。第二天从上甲村步行到小盘江村,荒山上只有石头,江边和山坡上有黄牛。一路上同打工回来的小伙子交谈,他们做箱包的每月有3000多元,做鞋子的每月有4000多元,村里赶人情一般为20元。手工技能太专门,不能让人们自由地转向其他职业,对增进人的自由越来越不重要了。以前移民的原因在于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现在主要是发达地区工业化带来城乡结构改变及农业效率提高。随着人口流出,出去打工的人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制度经济学认为:“我们可以是一个家庭、各种俱乐部、宗教团体的成员,也可以是按不同方法划分的地域实体的成员……这种多样化的多重联系最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潜能。……人类通过社会交往训练各种分化出来的认知能力;人在与他人的协调中获得了演化上的优势并生存得更好。因此,演化有利于具备良好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
关岭县城的人都说以前关羽的儿子在这里打仗,说明这里的人心理上对国家认同。我以前读《三国志》的时候,对一些体恤百姓的太守印象很深,他们不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且让地方听到弦歌雅颂之声,很好地贯彻了儒家的德政思想。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华民族实质上是统一的,因为中国的文化是统一的。
从关岭县断桥镇到木城河村,一辆面包车司机说要20元,我说不行,那司机说10元。在桥头下车,河水一片碧绿,两岸斜坡上有油菜花金黄,桃花一片红,甘蔗一片片,翠竹一丛丛。村委会处有很粗大的榕树。前几天山歌比赛很热闹,正月初六村寨已经很宁静了,年轻人正月十五过完就到全国各地去打工。河边斜坡上有布依族人家,农家乐里有野生河鱼以及土鸡和土鸭。有一户在安装水管,把屋顶上的雨水引下来用于洗手、洗脚,那家的女孩是从山东打工回来的。有外地打工回来的人一起散步,说打工也要有技术,有个木匠一天可挣350元,还要老板客气才行,否则就不给老板做了;没有技术的一天只挣几十元,还要看老板的脸色。桥那边一家门前有劈木头的,那人是在浙江做建筑的,打工在县城买了房子,房子每平方米3000元,连装修一共用了50万元。他说:“这里的田要做旅游,都以每亩24000元收购了,打工每月收入7000元,要花费4500元,老板每月按时给工钱。我们佩服老板收入高,但同时认为能够生活就够了,我们不需要那么多钱。前段时间有个浙江张老板,差我叔叔他们几个人6万元,我们找张老板时他开始还很横:‘我就不给,你们把我怎么样!’结果我们把他打了一顿,张老板立即上医院化验,劳动局仲裁的结果是:‘他不给钱不对,你们打人也不对,你们赔他3万元的医疗费,他立即给你们3万元回去过年。’”
木城河
沿着大道到很远的渡口过河才能在断桥镇上住。大道边的山上都是树木,几个村庄在山沟中,住着汉族、布依族和苗族人,村庄的田野中有油菜和甘蔗。有一户人家正在把一头猪从猪圈拉出来,有一个人对我说:“老人过世,需要把事情办好。”有户人家,很多客人搭着棚子吃饭,有一个穿着夹克戴着眼镜的人说自己是本地人,乡村能多凝聚一些这样儒雅的人就好了。渡口处有村庄,山坡上几棵大榕树大得让人惊讶,河边绿竹成荫,若夏天来避暑,真是人间仙境。摆渡的时候是要出10元钱的,那摆渡人说:“过来要交钱,过去就不交钱,不要你的钱了。”一同过河的小伙子参加了同学会后要回家,他们平时是在县城找事情做。一块田边有一个布依族阿婆在锄地,田里有几个红薯,我要她卖一个给我,她说:“你要就拿去,不要钱的,我们不怎么喜欢吃。”田埂比田高很多,她在田埂边放着几个石块。她的狗跑了过来,她说:“它不咬人,它只是闻你一下。”她用塑料纸把红薯包好,把田里的红薯都给我了,然后就锄地去了。碧绿的打帮河潺潺流淌,河床中石头大小如马铃薯,河水有时从石头缝中涌出,有褐色的大石头矗立如小山。河两边的山高大连绵,山顶都是石头,山上满眼是黄草。河边有很宽的沙滩,有树木一片片,树林中有一些棚子,夏天在这里吃烧烤是很有诗意的。经过黄岩水电站,那奔流的河水让我流连不已。一辆面包车开过来,车上一位农妇说:“到断桥镇方向反了,前面都是乡下,没有吃和住的地方。”我返回断桥镇时天已经黑了,黄果树大瀑布流到这里来了,这是自然美丽的河流,自然而又有灵性。早上在断桥镇的一家餐馆吃米粉,有小伙子高中毕业在浙江的电子厂打工,每月收入为五六千元而消费要一两千元,吃和住都在厂里面。桥头有卖炸土豆饼的,说还有花江大峡谷好玩,有个人说可以用车送我去,40公里收150元。
花江镇上平地中有田,田里开满了油菜花。旅馆老板说春节期间来了很多人,正月初二有15个昆明人还带了许多小孩儿。那旅馆老板开始说收80元,过了一会儿说要100元,而我认为明码标价是最好的。在去花江大峡谷的车上,满眼的山峰如波涛,山上都是乱石,石头中只有些稀疏的黄草。峡谷上面公路两边房子多一些,房前房后树木稀少。满眼是石头,石头很碎,山上看不到泥土,人们把山石围成一块块田,田里种植火龙果,一共有13000多亩,山上还种有黄精、白及、半夏等,有中科院的工作人员在这里指导,宣传牌上写有“敢叫荒山变绿洲”。司机说这里20年以前是没有粮食吃的,现在国家投资几十亿元进行旅游开发,这里的地土豆长得出来但很少,火龙果和花椒有公司收购。几户人家前有两个阿婆在烤火,门前摊子上摆着甘蔗和芭蕉,她们说这里种玉米和甘蔗,旁边那几棵树上的果子是不能吃的。峡谷底海拔为600多米,比镇上低1000米,这里天气热,日照时间长,适合种火龙果。大桥的一边是花江镇,另一边是贞丰县北盘江镇,有贞丰县非洲猪瘟疫检测站,外地猪不许进,本地猪也不许出,花江镇的猪肉涨到20元一斤了。江水碧绿,两边山石直立,石头是一块块的,河中有两只船开动着。有两家酒店,住一夜为100元,吃的有野生鱼,村里也能看到几只鹅,一家酒店内有许多小孩儿在拿着手机玩游戏。
步行到上甲古寨,大道高低弯曲,沟壑中都是黄草,田里有一些绿色,几十里路上看不到水源。上甲村有一条路进去,村里的房子在路的一边,路的另一边是山谷,山谷中草木密布。步行的路上有人用摩托车送了我,他是从晴隆来做上门女婿的,结婚六年生了两个女孩,他说自己出去半年就收入五六万元,白天卖菜夜晚收拾垃圾,说自己那么善良为什么得不到好报,他老婆和别人去过,给别人带小女孩去了。但我更想听能体现新时代贵州人精神的事。村子内公路两边,有分叉的大榕树,有高大端直的槐树,广场中有独树成林,那是一棵2500年的榕树。村子有50多户布依族人家,有两家小卖部,村里有两户人家在杀猪嫁女儿。一家三层楼的酒店主人到安顺过年去了,一家开旅馆的布依族阿婆也不愿意让我住。有一家楼房很漂亮,屋前坐着两个中年人,他们答应收我100元,吃饭和他们一起吃。那男的20世纪90年代出去打工,带着两个娃娃,小的还不会走路,现在有22年了。他说那边很容易找事做,开始在福清铺路,后来又给人家照看果园,老板的儿子半个小时就学会了焊接,他也跟着把焊接学会了,现在在浙江义乌工作。他说:“那里的人心里想的是创业,家家都办企业做出口生意,办企业只要一二十万元就行了。我们老板是做雕塑的,就几台机器运转,产品出口到韩国,每年有几亿元的收入。”他还讲到一个老板,刚开始创业没有主意,父亲给他出了个主意,结果创业成功了,就用他父亲的门面做,现在身价有几千万元了。那人在义乌打工每月收入15000元,老婆给他打下手。大女儿在本地教书,每月两三千元,他们认为在贵州生活稳定。这人技术水平很高,铁门上的雕花也是他自己做的,问他想过自己做老板创业没有,他说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行。他还说起以前这里榕树太多,晚上阴森森的,还说他父亲在他弟弟家住,因为不能适应他家的卫生习惯。晚上吃饭时吃的是猪肉,这里有3家喂猪的,都用饲料喂,有40头左右,喂多了卖不出去,这里喂饲料的猪肉每斤8元,不喂饲料的猪肉每斤10元。第二天从上甲村步行到小盘江村,荒山上只有石头,江边和山坡上有黄牛。一路上同打工回来的小伙子交谈,他们做箱包的每月有3000多元,做鞋子的每月有4000多元,村里赶人情一般为20元。手工技能太专门,不能让人们自由地转向其他职业,对增进人的自由越来越不重要了。以前移民的原因在于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现在主要是发达地区工业化带来城乡结构改变及农业效率提高。随着人口流出,出去打工的人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制度经济学认为:“我们可以是一个家庭、各种俱乐部、宗教团体的成员,也可以是按不同方法划分的地域实体的成员……这种多样化的多重联系最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潜能。……人类通过社会交往训练各种分化出来的认知能力;人在与他人的协调中获得了演化上的优势并生存得更好。因此,演化有利于具备良好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