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村的石桥
坐面包车到石桥古村只需个把小时。丹寨的小山像丘陵一样,梯田上一片绿色,处处是“公司+基地”的牌子。南皋河的水浅浅的,河床布满石子,河水弯弯曲曲汇入清水江。石桥古村墙壁上写有标语“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精心保护传统村落”。十月的梯田金黄,山坡凸起处是大簸箕寨,我很喜欢那古朴的巷道。和小朋友一起蹚河而过,河中间水流有点急,清清的溪水中露出一片片砂石。山边大石壁处是古法造纸旧址,建于1939年,石壁又高又长向前倾斜,山坡上流出一股泉水,溪流成为造纸的用水来源。村寨掌握造纸术有1400多年历史,这里的纸主要用于贴墙,很适合当地居民的需要。这里的地质属寒武系凯里组,距今5.4亿—4.9亿年,出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带壳生物,生物多样性爆发式发展,在晚期岩石地层单位浮出水面。天生桥,传说是住在河上游的两条龙将石壁穿破而成,天生桥上的平台上有一座古老的土地庙,河边的餐馆老板说那块大石壁是龙擦了一下而成的。“天兵天将毛领袖,打得江山给人民。”“久坐不知春常在,推窗时有蝶飞来。”纸街门坊内是青石板街道,有两层的木板建筑,门口有卖斗鸡的。古街上有作坊在加工产品,有卖纸的店铺,有写着“造纸世家”字样的房子,有以前黔军某部团长的房子,山下有棵大树是守寨树。有一家门口坐着干部模样的人说:“这房子有100多年了,你看这门槛都缺了一块,是裤脚慢慢把它磨掉的。”那人8岁就离开这里,退伍后在凯里的南方电网工作。寨子中有几块梯田,里面的积水很深,有一家屋里用电烧着火锅,老太太和她大儿子在屋外,门上的对联是“粗茶淡饭招亲友,艰苦朴素代代发”。那阿婆邀我进屋吃饭,很快就和我聊起天来,还把山歌的录音拿出来给我听,有她唱的《采茶歌》。他们的土地征用,田一亩补偿800元,地一亩补偿500元。这里困难户每月有70元的低保,80岁以上的人有100元的高龄补贴,看病是先自己出钱再报销。她说现在的政策好了,她丈夫以前得病时到处借钱,卖东西卖牛,还是因为看不起病而离世了。她还说这里的人是200多年前从江西过来的,来的时候两手都被人用绳子反绑着,所以现在这里的人还有背着手走路的习惯。她是从紧邻的麻江县过来的,说以前麻江的地主家洗衣服都是丫鬟洗,这里的地主多但很穷。她对《增广贤文》记得很好,小时候读过四书,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在苗族地区的影响。风雨桥边晒着谷子,水里鸭子游过来游过去。路上遇见读高三的柳州学生邹粤如,她很喜欢贵州,喜欢外语,想以后当老师,想考的学校有四川外国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这个苗族女孩落落大方,说话干脆果断,很有能力,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妈妈说:“回去之后要用功。”我说:“你就算想学外语,也应该精读几本古文名著,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唐诗三百首》。”她对我说的话表示赞成。她后来考到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很开心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以后再读个研究生,做到按兴趣而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才是我国教育应该提倡的。在云贵高原的农村,很少看到学生在家里学习。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很重要,让学生充满理想和希望很有意义。经济学家马歇尔说过:“由自制力而来的较高的自由,对于最高级的工作甚至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条件。这种自由有赖于生活理想的高尚,而生活理想的高尚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和宗教的影响,其中幼年时代母亲的影响是最大的。”
雅灰乡的麻鸟村在真正的大山深处。那是闻名中外的锦鸡舞的故乡。从县城坐大巴车两个多小时才能到雅灰乡所在地,一路上群山绵延,公路边是深谷,波涛似的大山上树木绿无边。雅灰乡只有一条街道。烧烤店每天只有一两桌客人,房子两间每月租金600元,老板是丹寨县城不远的扬武镇人。到麻鸟村的公路修得很好,两边竹子和山上的松树一片绿,梯田一片黄。路上来了几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我请求他们带我到村里去,他们在贵阳读大学。村口有几个人吹着长长的芦笙。那学生家里只有他奶奶一个人,房子收拾得很干净,那学生让我若晚上住宿没着落就到他家住。房前有两棵高大粗壮的树,一棵只有树干,另一棵树叶苍翠,那85岁的奶奶小时候树就那么大。那老人应该也是爱热闹的,一听到外面的马蹄声响就望向窗外,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只会说苗族语言。收割的人们都把稻谷装在大盆子里,层层梯田直到山谷,每块梯田都像月牙一样,一股股的螺旋金黄。村里处处可见到古松,这里地势陡峭,处处都有搞危房改造的,马拉着瓦片上山,许多房子的小瓦因为时间太长而变形,两层的木板房总体还是完好的。危房改造由政府出钱,买沙、砖、瓦、水泥,雇用马队和做工的。遇到一个河南信阳的包工头,他让我和他们一起吃和住,他们几个人正在给一家改造房子,工地的水管接的是山上流下的泉水。这房子的男主人到隔壁村参加斗牛比赛去了,要明天才回来,女主人是湖南人,生下一儿一女后跑了,现在只有小女孩在家里。做工的在二楼住,房间里打着地铺,到二楼要爬着梯子上去,我在地铺睡了一觉,那包工头喊我一起吃饭,也喊那小女孩一起吃,是用大锅炒的萝卜肉。他们有的说那男主人太没头脑了,去参加斗牛又不给钱。那包工头说:“这里是原生态的,人家不是为了钱,是要参与。”大山中的夜晚没有灯光,只能听到房间里的鼾声。第二天他们很早就开始干活了,我也早早起床走在路上,已经有苗族人挑着青草和红薯藤回村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山,在路上拦了一辆摩托三轮车,站在后面的车厢搭到乡里的街道。那小伙子是昭通人,和妻子一起去街上给做工的买菜。搞危房改造每户17000元,扣除介绍费和税为14000元,买材料是自己花几千元,再和工友分,他最后每户房可以赚两三千元。我在公路上走了很远,亲近大山,亲近山上树的海洋,后来招了顺风车离开,到县城只收了我20元钱。丹寨的乡村让人舒畅,没有多少人为的东西,保留着自然与淳朴。在人口流出较多的乡村,避免城镇化的乡村振兴思路,保存乡村特有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麻鸟村梯田
');" class="a2">收藏从丹寨县城乘出租车到万达小镇只需要6元钱。夜晚的街道灯火辉煌,河里也是一片灯光,两边的木板楼很雅致。十一假期人流如织,广场上歌舞交融,客栈都住满了游客,客栈房价为每天500元。这里美食丰富且价格合理,苗族阿婆的店里有烤排骨、烤豆腐、烤糯米粑。尤公博物馆内介绍,苗族人以前都在长江、黄河一带,苗族的祖先蚩尤与黄帝、炎帝联军一共打了150年,蚩尤81兄弟打仗都很厉害,后来陆续迁移到荆楚及贵州。路边一个小伙子说:“因为以前丹寨很穷,所以只能靠招商引资,万达集团为万达小镇投资7亿元,开发区有了许多工厂。”贵州山美、水美、土地便宜,又有国家政策的倾斜,吸引资金很有后发优势。贵州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成效显著,发展地方需要有为政府,让基础设施建设有大发展,更应该在制度创新上有所作为。亚当·斯密说:“都市所特有的产业,与其他一切产业,同样有一定的限度,而资本增加,由于扩大竞争,势必使资本利润减低。都市方面利润的减低,势必使资本流向农村,农村劳动有了新需求,劳动的工资必然增高。”
高要离县城只有十多分钟车程。晚上到高要苗族村的桥边下车,沿着一些石子下坡,底下公路边有铁丝网,跳过铁丝网,跨过水沟,爬过公路中间的几道栏杆,两边是高高的山壁,沿着公路走了很久,有一处山壁有石阶,爬上去是荆棘一片,掀开荆棘而上,爬上坡又是铁丝网,在荒无人烟处走,终于走到上层公路桥边,走进高要村,住进客栈。那些石子是一场大雨后的泥石流,这里平时很少有地质灾害发生。两个月后我从榕江到凯里还认识这条路,从公路上看长长的梯田一层层如画。萨缪尔森认为:“这些工程通常都具有外部经济或溢出效应,私人公司无法投资经营,所以政府才必须介入,以保证这些社会分摊投资或曰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有效率地进行。”
石桥村的石桥
坐面包车到石桥古村只需个把小时。丹寨的小山像丘陵一样,梯田上一片绿色,处处是“公司+基地”的牌子。南皋河的水浅浅的,河床布满石子,河水弯弯曲曲汇入清水江。石桥古村墙壁上写有标语“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精心保护传统村落”。十月的梯田金黄,山坡凸起处是大簸箕寨,我很喜欢那古朴的巷道。和小朋友一起蹚河而过,河中间水流有点急,清清的溪水中露出一片片砂石。山边大石壁处是古法造纸旧址,建于1939年,石壁又高又长向前倾斜,山坡上流出一股泉水,溪流成为造纸的用水来源。村寨掌握造纸术有1400多年历史,这里的纸主要用于贴墙,很适合当地居民的需要。这里的地质属寒武系凯里组,距今5.4亿—4.9亿年,出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带壳生物,生物多样性爆发式发展,在晚期岩石地层单位浮出水面。天生桥,传说是住在河上游的两条龙将石壁穿破而成,天生桥上的平台上有一座古老的土地庙,河边的餐馆老板说那块大石壁是龙擦了一下而成的。“天兵天将毛领袖,打得江山给人民。”“久坐不知春常在,推窗时有蝶飞来。”纸街门坊内是青石板街道,有两层的木板建筑,门口有卖斗鸡的。古街上有作坊在加工产品,有卖纸的店铺,有写着“造纸世家”字样的房子,有以前黔军某部团长的房子,山下有棵大树是守寨树。有一家门口坐着干部模样的人说:“这房子有100多年了,你看这门槛都缺了一块,是裤脚慢慢把它磨掉的。”那人8岁就离开这里,退伍后在凯里的南方电网工作。寨子中有几块梯田,里面的积水很深,有一家屋里用电烧着火锅,老太太和她大儿子在屋外,门上的对联是“粗茶淡饭招亲友,艰苦朴素代代发”。那阿婆邀我进屋吃饭,很快就和我聊起天来,还把山歌的录音拿出来给我听,有她唱的《采茶歌》。他们的土地征用,田一亩补偿800元,地一亩补偿500元。这里困难户每月有70元的低保,80岁以上的人有100元的高龄补贴,看病是先自己出钱再报销。她说现在的政策好了,她丈夫以前得病时到处借钱,卖东西卖牛,还是因为看不起病而离世了。她还说这里的人是200多年前从江西过来的,来的时候两手都被人用绳子反绑着,所以现在这里的人还有背着手走路的习惯。她是从紧邻的麻江县过来的,说以前麻江的地主家洗衣服都是丫鬟洗,这里的地主多但很穷。她对《增广贤文》记得很好,小时候读过四书,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在苗族地区的影响。风雨桥边晒着谷子,水里鸭子游过来游过去。路上遇见读高三的柳州学生邹粤如,她很喜欢贵州,喜欢外语,想以后当老师,想考的学校有四川外国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这个苗族女孩落落大方,说话干脆果断,很有能力,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妈妈说:“回去之后要用功。”我说:“你就算想学外语,也应该精读几本古文名著,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唐诗三百首》。”她对我说的话表示赞成。她后来考到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很开心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以后再读个研究生,做到按兴趣而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才是我国教育应该提倡的。在云贵高原的农村,很少看到学生在家里学习。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很重要,让学生充满理想和希望很有意义。经济学家马歇尔说过:“由自制力而来的较高的自由,对于最高级的工作甚至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条件。这种自由有赖于生活理想的高尚,而生活理想的高尚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和宗教的影响,其中幼年时代母亲的影响是最大的。”
雅灰乡的麻鸟村在真正的大山深处。那是闻名中外的锦鸡舞的故乡。从县城坐大巴车两个多小时才能到雅灰乡所在地,一路上群山绵延,公路边是深谷,波涛似的大山上树木绿无边。雅灰乡只有一条街道。烧烤店每天只有一两桌客人,房子两间每月租金600元,老板是丹寨县城不远的扬武镇人。到麻鸟村的公路修得很好,两边竹子和山上的松树一片绿,梯田一片黄。路上来了几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我请求他们带我到村里去,他们在贵阳读大学。村口有几个人吹着长长的芦笙。那学生家里只有他奶奶一个人,房子收拾得很干净,那学生让我若晚上住宿没着落就到他家住。房前有两棵高大粗壮的树,一棵只有树干,另一棵树叶苍翠,那85岁的奶奶小时候树就那么大。那老人应该也是爱热闹的,一听到外面的马蹄声响就望向窗外,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只会说苗族语言。收割的人们都把稻谷装在大盆子里,层层梯田直到山谷,每块梯田都像月牙一样,一股股的螺旋金黄。村里处处可见到古松,这里地势陡峭,处处都有搞危房改造的,马拉着瓦片上山,许多房子的小瓦因为时间太长而变形,两层的木板房总体还是完好的。危房改造由政府出钱,买沙、砖、瓦、水泥,雇用马队和做工的。遇到一个河南信阳的包工头,他让我和他们一起吃和住,他们几个人正在给一家改造房子,工地的水管接的是山上流下的泉水。这房子的男主人到隔壁村参加斗牛比赛去了,要明天才回来,女主人是湖南人,生下一儿一女后跑了,现在只有小女孩在家里。做工的在二楼住,房间里打着地铺,到二楼要爬着梯子上去,我在地铺睡了一觉,那包工头喊我一起吃饭,也喊那小女孩一起吃,是用大锅炒的萝卜肉。他们有的说那男主人太没头脑了,去参加斗牛又不给钱。那包工头说:“这里是原生态的,人家不是为了钱,是要参与。”大山中的夜晚没有灯光,只能听到房间里的鼾声。第二天他们很早就开始干活了,我也早早起床走在路上,已经有苗族人挑着青草和红薯藤回村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山,在路上拦了一辆摩托三轮车,站在后面的车厢搭到乡里的街道。那小伙子是昭通人,和妻子一起去街上给做工的买菜。搞危房改造每户17000元,扣除介绍费和税为14000元,买材料是自己花几千元,再和工友分,他最后每户房可以赚两三千元。我在公路上走了很远,亲近大山,亲近山上树的海洋,后来招了顺风车离开,到县城只收了我20元钱。丹寨的乡村让人舒畅,没有多少人为的东西,保留着自然与淳朴。在人口流出较多的乡村,避免城镇化的乡村振兴思路,保存乡村特有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麻鸟村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