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福泉
在线阅读

福泉潮音阁

福泉山上道家文化十分浓郁。大门有清末贵筑刘蕴良题“福之奇者厥惟仙乎,泉而清兮是真圣矣”。蜀定王朱友垓《题玄天观忆丰仙》:“福地喜重来,登临亦快哉。蓬壶连海岛,云洞隔尘埃。羽客乘鸾去,仙人驾凤回。谈玄闲坐久,欲去且徘徊。”蜀献王朱椿《赠张三丰先生》:“忆昔蓬莱阆苑春,欢声未尽海扬尘。恢宏事业无多子,零落亲朋有几人。失马塞翁知是福,牧牛仙子慕全真。吾师深得留侯术,善养丹田保谷神。”三丰祠在古木丛中,古碑林立,福泉水清冽。照壁上的张三丰《打坐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仙鹤塑像处有儒家圣人王守仁诗《迎仙笙鹤》:“山谷风回尽好音,何须玉管引玄禽。仙骖日日闲来往,我去迎之不可寻。”三教殿大门上有“太上南无大圣三教用心禅化,忠恕慈悲感应万株一本并花”。文昌祠有清顺治贵州学使题“黔中名城人物风流欣大备,藜峨才俊文章雅化此为多”。三教殿内有两棵皂荚树,已有150年历史,还有一棵120年的国槐,上面的福泉山礼门与道家文化相关。有乾隆时期知府爱新觉罗·崇福题“武当华岳空传语,唯有黔山见此身”,有张三丰诗《平越福泉山礼斗吟》:“此山云水尽澄清,夜夜焚香表恪诚。首戴莲花朝北斗,星君为我著长生。”山顶高真观有明崇祯年间贵州按察使刘士祯所题匾额,宋元时有三清殿,礼斗亭毁于清咸同年间,重修后有刘蕴良题“都将今夕清风夜,说是当年拜斗时”。康熙举人查慎行有诗《福泉山张三丰礼斗亭尚存》:“清池照影树扶疏,昼静廊空想步虚。阅世人来棋散后,出山云淡雨晴初。穷尘滚滚孤亭在,浩劫茫茫百战余。华表鹤归应有泪,旧时城郭半丘墟。”乾隆殿试及第的赵翼有诗《张三丰礼斗亭》:“高真古冠郁葱茏,犹说仙翁斗检封。遗迹已无华表鹤,借名曾访鼎湖龙。山深时或飘丹粟,人老惟思伴赤松。我已退闲期学道,前途尚许一相逢。”吕祖殿有张三丰题“微妙处对境忘言巧然天地留图画,鉴空时知来藏往妙矣烟云点道机”。三丰祠里匾额很多,有天启年间云贵总督杨樊忠所题,有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张鹏鸣所题,有万历年间云贵巡抚陈用宾所题。这些儒家官员也是崇尚道家的,儒道两家都提倡崇本抑末。汉初的河上公认为,养身和治国同理,都应保持清静无为。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孙子》说:“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乡村的魅力在于自然而然。去蛤蚌河风景区,乘仙桥乡的车到一个路口下车,然后要步行5公里。公路两边是青山,只有几户人家,有田里种着烟草、蔬菜、玉米。后来山上只见树木,十多里遇不到人,山中有矿泉水厂一个。路两边有山泉水哗哗响,远处有瀑布从山腰流出。路两边泉水清澈,有时在砂石中流,有时在沟渠中从高处流下。遇到一辆电动三轮车拉我到景区门口,景区那里只有一个人,住一夜100元,进去要门票40元,我决定走回去。景区门口泉水汇成小河,水底是浅浅的沙子河床,泉水如金光荡漾。路上走了很久,一路听到泉水如歌,鸟声婉转。烤烟草棚处有人,是本地人来玩的,说就用他的车送我到镇上,还有一人摘了一把野生蒜薹。那人是在福泉搞建筑的,先辈明朝时就从江西迁移过来了。他说:“你这样有文化的人应该多出来走走。这是百崖朝,以前土匪很多,许多英雄到了这里就没出去了。20年以前,如果你口音不是这里的,又是一个人,那就走不出去了。”这是仙桥乡的公路,几十里路很少有人,两边山高大而直立,山谷逼窄。在这个寂静的山谷,我想到乡村的美丽在于自然而然,这个朋友的可爱在于自然朴实。这朋友还说起以前鬼子到过独山,独山还有鬼子的飞机场。昨天吃螺蛳粉,那老板说以前家里穷,亲戚看不起他们,连爷爷奶奶也看不起他们。那人在浙江打工十多年,每年收入十五六万元,现在回福泉买房子用了70万元,那个店子每年租金4万多元。这个朋友更让我开心,他没有为钱所累,更能体现道家的自然。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那朋友送我到镇上,我先到家常菜馆吃饭,老板在做菜,老板娘在熬猪油,有两个小女孩在看动画片,后来有乡里的工作人员来吃火锅。福泉的老贵阳原汤牛肉粉不错,镇上的红菜薹炒肉加豆腐也很好。在一家蛋糕店,有一家三口很热情地和我说话,这自然让人的心情很好,我还特意买了一斤蛋糕。在一家宾馆住下,服务员是苗族人,在用毛线打一双拖鞋,以前在广东打工,现在因为要带小孩儿就给宾馆老板打工。那老板是四川人,在这里20年了,以前做家具生意,现在就开这个宾馆,每月可以收入1万多元,房子是自己做的,户口都迁移过来了。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道家的处世智慧。三国时期蜀国灭亡时,魏国钟会大权在握,这时他想的是谋反而其他将领想的是早点回家。分析对方的利害而保持内心的虚静,才更能做到客观认识事物。儒家圣贤阳明先生也充满道家的情怀:“落日江波动客衣,水南绿竹见岩扉。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渐觉林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年年岁晚常为客,闲煞西湖旧钓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益于保持乡村的魅力,愿乡村能够保住她的神韵,愿乡村永远是乡村!

');" class="a2">收藏

福泉一带,周末立国且兰,西汉为郡,明称平越。明初福泉开科取士,有尚书黄绂。福泉成为道教圣地,始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张三丰从湖北武当山而来。福泉古城在山坡上,古城墙残壁一片,高台上满眼是青青的野草。福泉古城东南5公里处,有葛镜桥建于明万历年间,平越卫指挥葛镜筹资修建了30年。此桥被收入茅以升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一书。麻哈江两岸山石直立如壁,江水碧绿,桥两边山上的石阶层层陡峭,以前桥头有三观庙,现在两头有两百多年的皂荚树。桥长52米,宽5.5米,高30米,桥身为三孔,桥面很平,上面石头块块如豆腐。桥那边古碑众多,有林则徐、莫友芝等人的题诗,洋溢着儒家文化仁爱的情怀。明郭子章有诗《葛镜桥》:“麻哈江头锁碧波,知君两度布金多。三春重压雷霆吼,万里如从枕席过。涧底凭空连北斗,梦中了愿谢维摩。圣明许我东归养,酌酒平新问钓蓑。”

福泉体现出传统文化的融合。潮音阁在福泉山下流水中,两股水绕阁而过,三层的飞檐很精致,夜晚有黄黄的灯光。明隆庆六年(1572)平越卫指挥邱崇尧垒石于河中始建,初名观音阁,崇祯十六年(1643)平越知府陈绍英重建,改名潮音阁,后毁于咸丰年间战乱,光绪二十五年(1899)平越直隶州知州瞿鸿锡重建。江南首富沈万三明初流放云贵,居住平越期间与张三丰友善,沈万三儒道兼修,《潮阳寺题壁》诗是道家思想的体现:“秦淮落落老渔翁,以艇为家任转蓬。一自真师传道后,跨鸾飞入海天中。”张三丰道家的处世智慧也很值得学习。《周易》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如今的福泉山下,有一片白色的精致阁楼,都是江南水乡风格,是文化交融的体现,应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融合。中华商圣园大门写有“研财道找财源丝路联中外,握商机繁商业琼楼建西南”。万山府邸有广东刘安民撰联“贵商鼻祖华夏财神一朵奇葩移福地,京沪名园苏杭杰构四围豪宅似仙居”。福泉山上有威武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城墙长22.3米,宽14.2米,高12米。福泉山上还有文庙,门牌上有“古往今来先圣后贤同脉络,天高地厚四时百物共流行”“曾经老泪吊颜回无非弟子,现在新潮推鲁迅也是传人”。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里面有一棵粗大的国槐。棂星门上有“上应星辰看俊采飞驰同参北斗,中通堂奥待文章练达再奋南图”。市场经济需要弘扬儒家文化,不能试图用外在制度来取代一个社会的所有内在制度,市民社会内在运转的规则能够减少监督和执行成本,增强人的自发动力,减轻行政协调部门负担。

福泉潮音阁

福泉山上道家文化十分浓郁。大门有清末贵筑刘蕴良题“福之奇者厥惟仙乎,泉而清兮是真圣矣”。蜀定王朱友垓《题玄天观忆丰仙》:“福地喜重来,登临亦快哉。蓬壶连海岛,云洞隔尘埃。羽客乘鸾去,仙人驾凤回。谈玄闲坐久,欲去且徘徊。”蜀献王朱椿《赠张三丰先生》:“忆昔蓬莱阆苑春,欢声未尽海扬尘。恢宏事业无多子,零落亲朋有几人。失马塞翁知是福,牧牛仙子慕全真。吾师深得留侯术,善养丹田保谷神。”三丰祠在古木丛中,古碑林立,福泉水清冽。照壁上的张三丰《打坐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仙鹤塑像处有儒家圣人王守仁诗《迎仙笙鹤》:“山谷风回尽好音,何须玉管引玄禽。仙骖日日闲来往,我去迎之不可寻。”三教殿大门上有“太上南无大圣三教用心禅化,忠恕慈悲感应万株一本并花”。文昌祠有清顺治贵州学使题“黔中名城人物风流欣大备,藜峨才俊文章雅化此为多”。三教殿内有两棵皂荚树,已有150年历史,还有一棵120年的国槐,上面的福泉山礼门与道家文化相关。有乾隆时期知府爱新觉罗·崇福题“武当华岳空传语,唯有黔山见此身”,有张三丰诗《平越福泉山礼斗吟》:“此山云水尽澄清,夜夜焚香表恪诚。首戴莲花朝北斗,星君为我著长生。”山顶高真观有明崇祯年间贵州按察使刘士祯所题匾额,宋元时有三清殿,礼斗亭毁于清咸同年间,重修后有刘蕴良题“都将今夕清风夜,说是当年拜斗时”。康熙举人查慎行有诗《福泉山张三丰礼斗亭尚存》:“清池照影树扶疏,昼静廊空想步虚。阅世人来棋散后,出山云淡雨晴初。穷尘滚滚孤亭在,浩劫茫茫百战余。华表鹤归应有泪,旧时城郭半丘墟。”乾隆殿试及第的赵翼有诗《张三丰礼斗亭》:“高真古冠郁葱茏,犹说仙翁斗检封。遗迹已无华表鹤,借名曾访鼎湖龙。山深时或飘丹粟,人老惟思伴赤松。我已退闲期学道,前途尚许一相逢。”吕祖殿有张三丰题“微妙处对境忘言巧然天地留图画,鉴空时知来藏往妙矣烟云点道机”。三丰祠里匾额很多,有天启年间云贵总督杨樊忠所题,有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张鹏鸣所题,有万历年间云贵巡抚陈用宾所题。这些儒家官员也是崇尚道家的,儒道两家都提倡崇本抑末。汉初的河上公认为,养身和治国同理,都应保持清静无为。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孙子》说:“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乡村的魅力在于自然而然。去蛤蚌河风景区,乘仙桥乡的车到一个路口下车,然后要步行5公里。公路两边是青山,只有几户人家,有田里种着烟草、蔬菜、玉米。后来山上只见树木,十多里遇不到人,山中有矿泉水厂一个。路两边有山泉水哗哗响,远处有瀑布从山腰流出。路两边泉水清澈,有时在砂石中流,有时在沟渠中从高处流下。遇到一辆电动三轮车拉我到景区门口,景区那里只有一个人,住一夜100元,进去要门票40元,我决定走回去。景区门口泉水汇成小河,水底是浅浅的沙子河床,泉水如金光荡漾。路上走了很久,一路听到泉水如歌,鸟声婉转。烤烟草棚处有人,是本地人来玩的,说就用他的车送我到镇上,还有一人摘了一把野生蒜薹。那人是在福泉搞建筑的,先辈明朝时就从江西迁移过来了。他说:“你这样有文化的人应该多出来走走。这是百崖朝,以前土匪很多,许多英雄到了这里就没出去了。20年以前,如果你口音不是这里的,又是一个人,那就走不出去了。”这是仙桥乡的公路,几十里路很少有人,两边山高大而直立,山谷逼窄。在这个寂静的山谷,我想到乡村的美丽在于自然而然,这个朋友的可爱在于自然朴实。这朋友还说起以前鬼子到过独山,独山还有鬼子的飞机场。昨天吃螺蛳粉,那老板说以前家里穷,亲戚看不起他们,连爷爷奶奶也看不起他们。那人在浙江打工十多年,每年收入十五六万元,现在回福泉买房子用了70万元,那个店子每年租金4万多元。这个朋友更让我开心,他没有为钱所累,更能体现道家的自然。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那朋友送我到镇上,我先到家常菜馆吃饭,老板在做菜,老板娘在熬猪油,有两个小女孩在看动画片,后来有乡里的工作人员来吃火锅。福泉的老贵阳原汤牛肉粉不错,镇上的红菜薹炒肉加豆腐也很好。在一家蛋糕店,有一家三口很热情地和我说话,这自然让人的心情很好,我还特意买了一斤蛋糕。在一家宾馆住下,服务员是苗族人,在用毛线打一双拖鞋,以前在广东打工,现在因为要带小孩儿就给宾馆老板打工。那老板是四川人,在这里20年了,以前做家具生意,现在就开这个宾馆,每月可以收入1万多元,房子是自己做的,户口都迁移过来了。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道家的处世智慧。三国时期蜀国灭亡时,魏国钟会大权在握,这时他想的是谋反而其他将领想的是早点回家。分析对方的利害而保持内心的虚静,才更能做到客观认识事物。儒家圣贤阳明先生也充满道家的情怀:“落日江波动客衣,水南绿竹见岩扉。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渐觉林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年年岁晚常为客,闲煞西湖旧钓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益于保持乡村的魅力,愿乡村能够保住她的神韵,愿乡村永远是乡村!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