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新城区
兴仁的步行街充满生活气息。门牌上写有“勇者弄潮百步趟平商海浪,仁乡引梦一街仰止古城风”“步履随心饱览金都边购风情边购物,行囊在手沉迷宝地半装财富半装诗”“金字题名花笑树荣春涌动,玉石镶路民殷物阜市昌隆”。赶集的人熙熙攘攘,买面条和高粱粑的很多,有卖橘子的用喇叭喊“10元钱4斤,甜得很”。步行街上吆喝声不断,依稀可见土壁的、木板的房子,地摊上有卖山歌书的,处处飘着山歌。有老牌黑山羊粉馆,铁板香豆腐5元钱4块,清明粑4元一个,铁板烤章鱼小丸子10元8个,周氏豆沙粑上了《舌尖上的中国》。步行街内有剑平池,入口处有旧石柱和牌坊。1934年,驻防兴仁县城的国民政府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吴剑平探水源于老鹰窝,并在城内挖沟渠、开河道、建亭。里面水池曲曲折折,上有两层的风雨亭,古柳有的参天有的斜倚,树上挂满画眉鸟笼,人们一片悠闲。
真武楼
兴仁的城市化有历史文化底蕴。真武山又名翠屏山,大门是朴素的白色砖墙,前廊有粗大的石柱。门内青石板两边青松遮阴,画眉鸟声婉转。风雨廊内一片残壁断垣。抚琴陶俑是东汉时期文物,1987年在兴仁县交乐出土,说明2000多年前的黔西南有相当的文明程度。沿着层层石阶上山顶,两边古木树枝如龙,皂荚树上有老鸦栖息。真武楼很古朴,红色的木质楼上面有层层飞檐,四周是回廊,有联“着履高攀一郡桑麻归眼底,登楼远眺万家忧乐在心头”。明洪武十六年(1383)建有真武庙,底层设真武祖师神座,盘江八县僧官李隆珍建文昌阁,道光初建有翠屏轩、灵官庙,清咸丰九年(1859)毁于白旗起义战火,后来于1877年重建。现在的真武庙内空空的,旁边有一棵粗大的皂荚树。在山顶看兴仁,烟云万里,近处楼舍林立,城中有小山,远处山脉如屏。
兴仁的乡村
兴仁的乡村是城市丰富的文化源泉。我去了兴仁的两个美丽乡村,那里小溪和古树十分怡人,著名的放马坪我还没有去,听说那里水草鲜美、牛羊成群。在威宁草海的一家牛肉米线馆,那老太太说“我们这里的山歌多”,老头子说“哎哟,山歌”,老太太说“哎哟,是文明山歌,又不是流氓山歌”。我最爱这里的山歌,山歌来源于生活,像清泉那样自然,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积淀,会使得城市更有魅力。“唱首山歌过门楼,看妹抬头不抬头,有情有义抬头看,无情无义假装羞。”“哥唱山歌过楼台,小妹听见走出来,久闻情哥多仁义,四面八方吃得开。”“妹有一双好手脚,割谷栽秧不用学,割谷只听镰刀响,栽秧犹如点水雀。”“哥的本事实在高,行行站在第一条,犁牛打耙搞得好,能写会算把人教。”“妹家门前有棵槐,槐枝槐叶掉下来,风不吹槐槐不摆,妹不招手哥不来。”“哥家楼高有楼台,小妹把哥记心怀,吃饭睡觉都想你,睡着睡着又醒来。”“七天七天赶一场,郎约妹来妹约郎,粉面摊上来会你,买碗馄饨请妹尝。”“七天七天赶一场,小妹赶场来会郎,水果行中来会你,称斤苹果送哥尝。”“石榴开花朵朵红,茄子开花吊灯笼,小郎有意来会你,只怕情妹嫌哥穷。”“好马过桥不用鞭,小妹爱哥不讲钱,若是讲钱情不久,若讲情意到百年。”“蜘蛛结网在屋檐,狂风吹来坏两边,断了断了又补起,想起旧情又来连。”“从前仁义盖过天,荷花虽断藕丝连,断情三年不为久,糯米煮酒后来甜。”“纸包蜡烛浸过油,情深哪个舍得丢,你我好到九分九,索性十分好到头。”“今日会哥松树林,松树底下订终身,松树常青不变样,哥妹百年不离分。”“汽笛一声火车开,挥手示意妹回家,今日暂且分离去,十天半月来你家。”“送郎回去我转家,白日生产夜绣花,绣起两块枕头帕,鸳鸯戏水闹莲花。”
');" class="a2">收藏兴仁2018年9月建市,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民主街中宣传牌传递的信号贴近民生——“全县上下一条心,共筑兴仁市民梦”。街上有民国时期文人张俊颖《竹枝词》:“花面提篮挨户行,街前市后小逡巡。时将纸伞半遮面,不避生人避熟人。”“心香一瓣天齐宫,乞得春阴覆落红。许愿还须低语诉,防人听去笑阿侬。”“夕阳西下月东升,抱布联肩鬓似云。郎本无心营薄利,爱它上有胭脂痕。”
新城区楼舍林立,围绕东湖而建,四周有山峰环抱,山上郁郁葱葱。东湖公园碧水荡漾,白云倒映水中,湖边垂柳依依。鸟声悠扬,阳光明媚,清风吹拂,游客兴致盎然。有圆拱桥卧波,桥边有绿树青草,水中有洲,洲上有亭,湖面时有白鹭飞过。桥那边摆摊的,让人感到市民社会的乐趣,有大方豆腐脑,有烤山药、烤洋芋、烤鸡蛋,还有糯米饭。湖边有覃登涛诗:“绿水青山山水连,清潭波涌锦鱼欢。黄莺声脆知春到,白鹭悠里报夏还。别墅红情添异彩,亭阁绿柳缀云天。市民时与朝阳舞,世外桃源景色妍。”
兴仁新城区
兴仁的步行街充满生活气息。门牌上写有“勇者弄潮百步趟平商海浪,仁乡引梦一街仰止古城风”“步履随心饱览金都边购风情边购物,行囊在手沉迷宝地半装财富半装诗”“金字题名花笑树荣春涌动,玉石镶路民殷物阜市昌隆”。赶集的人熙熙攘攘,买面条和高粱粑的很多,有卖橘子的用喇叭喊“10元钱4斤,甜得很”。步行街上吆喝声不断,依稀可见土壁的、木板的房子,地摊上有卖山歌书的,处处飘着山歌。有老牌黑山羊粉馆,铁板香豆腐5元钱4块,清明粑4元一个,铁板烤章鱼小丸子10元8个,周氏豆沙粑上了《舌尖上的中国》。步行街内有剑平池,入口处有旧石柱和牌坊。1934年,驻防兴仁县城的国民政府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吴剑平探水源于老鹰窝,并在城内挖沟渠、开河道、建亭。里面水池曲曲折折,上有两层的风雨亭,古柳有的参天有的斜倚,树上挂满画眉鸟笼,人们一片悠闲。
真武楼
兴仁的城市化有历史文化底蕴。真武山又名翠屏山,大门是朴素的白色砖墙,前廊有粗大的石柱。门内青石板两边青松遮阴,画眉鸟声婉转。风雨廊内一片残壁断垣。抚琴陶俑是东汉时期文物,1987年在兴仁县交乐出土,说明2000多年前的黔西南有相当的文明程度。沿着层层石阶上山顶,两边古木树枝如龙,皂荚树上有老鸦栖息。真武楼很古朴,红色的木质楼上面有层层飞檐,四周是回廊,有联“着履高攀一郡桑麻归眼底,登楼远眺万家忧乐在心头”。明洪武十六年(1383)建有真武庙,底层设真武祖师神座,盘江八县僧官李隆珍建文昌阁,道光初建有翠屏轩、灵官庙,清咸丰九年(1859)毁于白旗起义战火,后来于1877年重建。现在的真武庙内空空的,旁边有一棵粗大的皂荚树。在山顶看兴仁,烟云万里,近处楼舍林立,城中有小山,远处山脉如屏。
兴仁的乡村
兴仁的乡村是城市丰富的文化源泉。我去了兴仁的两个美丽乡村,那里小溪和古树十分怡人,著名的放马坪我还没有去,听说那里水草鲜美、牛羊成群。在威宁草海的一家牛肉米线馆,那老太太说“我们这里的山歌多”,老头子说“哎哟,山歌”,老太太说“哎哟,是文明山歌,又不是流氓山歌”。我最爱这里的山歌,山歌来源于生活,像清泉那样自然,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积淀,会使得城市更有魅力。“唱首山歌过门楼,看妹抬头不抬头,有情有义抬头看,无情无义假装羞。”“哥唱山歌过楼台,小妹听见走出来,久闻情哥多仁义,四面八方吃得开。”“妹有一双好手脚,割谷栽秧不用学,割谷只听镰刀响,栽秧犹如点水雀。”“哥的本事实在高,行行站在第一条,犁牛打耙搞得好,能写会算把人教。”“妹家门前有棵槐,槐枝槐叶掉下来,风不吹槐槐不摆,妹不招手哥不来。”“哥家楼高有楼台,小妹把哥记心怀,吃饭睡觉都想你,睡着睡着又醒来。”“七天七天赶一场,郎约妹来妹约郎,粉面摊上来会你,买碗馄饨请妹尝。”“七天七天赶一场,小妹赶场来会郎,水果行中来会你,称斤苹果送哥尝。”“石榴开花朵朵红,茄子开花吊灯笼,小郎有意来会你,只怕情妹嫌哥穷。”“好马过桥不用鞭,小妹爱哥不讲钱,若是讲钱情不久,若讲情意到百年。”“蜘蛛结网在屋檐,狂风吹来坏两边,断了断了又补起,想起旧情又来连。”“从前仁义盖过天,荷花虽断藕丝连,断情三年不为久,糯米煮酒后来甜。”“纸包蜡烛浸过油,情深哪个舍得丢,你我好到九分九,索性十分好到头。”“今日会哥松树林,松树底下订终身,松树常青不变样,哥妹百年不离分。”“汽笛一声火车开,挥手示意妹回家,今日暂且分离去,十天半月来你家。”“送郎回去我转家,白日生产夜绣花,绣起两块枕头帕,鸳鸯戏水闹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