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
去金坡景区,公路上招一辆面包车,司机王中贤同志只收我10元,车上还有两个山西游客。金坡景区内有石阶上去,我更爱石阶边的泥土路,路边梯田中有树木、竹子和蔬菜。有一大片绿草地,四面小山环抱,山上满是各样的杜鹃花。花海中有栈道,山上杜鹃树遍布,山谷里有青草。同百纳中学的两个高三老师一起上去,大道边的大树上杜鹃花开得灿烂,白的一朵有15个花瓣,红的一朵有25个花瓣。有的山上都是杜鹃花,有的山上只有树木。大道下山谷长长的,有草地,有各样野花,有画眉鸟婉转歌唱。大道上,两边红的、白的杜鹃花遮住了天,有的红杜鹃花只开在树顶,有的红杜鹃花开在树下的小枝上。有一片山坡,红杜鹃花落满地,杜鹃树下一片红。山上有梯田,深壑中有树木,过去之后忽然又见满山杜鹃。在山顶饱览四面小山上的杜鹃花,又乘观光车看峡谷中绿的旷野,树木郁郁葱葱。这里的野生杜鹃世界少有,但旅游高峰期只有一个多月。那两个高中老师送我到百纳乡,在一家酒店吃饭,有杭椒炒大方豆腐干,有大葱炒腊肉,有大葱炒猪肚,有土豆片和宫保鸡丁,还有酸菜汤。他们都是赫章人,赫章的韭菜坪很有名。王老师在准备考教育专业研究生。他们是讲奉献的人,说中小学生对他们还是很尊重的,留守儿童多了教育质量不能保证,有的班主任完全管不住学生。一家酒店老板是他们同事,曹老师很温和,是很好的人,要不是可以微信支付,70元的住宿费他是真不会要。
雨冲乡街道边有小河,几个摩托车司机很友好,但我还是喜欢步行。这几个朴素的司机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银杏村在镇上2公里处,山上树木茂盛,空间宽阔,田地较多,人家分散而居,斜坡处有一大片新栽的银杏树,那片500年的古银杏有20多棵,这里热天来的人很多,居民都要搬迁,木板民居要拆掉,宣传牌上写着“发展全域旅游助力扶贫攻坚”。沿着弯曲的公路上去,屋边有大人和小孩儿一起锄地,有人用黄牛耕地,以前每户都养牛,现在10户只有1户养牛了。田里有大片桃树,桃树下套种蔬菜,田里还有油菜花,有一片田里有两人在种葡萄。一片橘黄色房子很美丽,周围田里种着烟草,麻雀很多。一户人家的木房子有100多年了,屋前的青石板有200年了,有老太太让我去家里坐坐。她说:“现在种地成本高,要用化肥、磷肥和政府发的有机肥,用农家肥已经没有效果了,自己吃的菜没有用化肥,两个孙子说我做的菜很好吃。地就怕种不出东西,现在来旅游的人多了,我去年种的桃子和西瓜在路边一周就卖出去了。大儿子家是种烟草的,每年收入五六万元,两个大学生一年要花费七八万元,大媳妇说不让他们读书了,我说他考不上大学心理受刺激,考上了大学不让他读大脑又受刺激,还是贷款让他们读出来后慢慢还。”
公路上房子分布稀疏,田里都种果树,偶然可见到土掌房,修公路的人每天能挣工钱100元。那片山上有一层层茶树,有两个广东老板来承包,宣传牌上写着“守住绿水青山,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茶园带旅游,百姓富生态美”。几户房子边有大人在给自己干活,有两个小孩儿在吃月亮红的梗子,那是我小时候也吃过的。那人说现在都种果树也种玉米,果树不需要流转土地,家里都留有一个人,他还说铺路的工资是最低的。在公路上招了一辆面包车,是专门送学生上学的。有一处路特别弯曲,深壑上有一座木板房,现在已经没有住人了,那里容易滑坡。山谷中有一间砖瓦平房,以前旁边是一个鱼塘,由于存在安全问题没有做了。来到油杉河景区,天下着小雨,在一家山庄住要60元。和那家人吃饭,说的都是当地名人李世杰、丁宝桢和奢香夫人,那老太太让人感觉热情而友好。有两个女子在打工,还有一个女子过来玩,那个长得胖点的我感觉是苗族人。她们一起掰大蒜,说这里有一户的三儿一女都是大学生,最小的一个还在读研究生。这家主人有一间房子是以前的木板房,另有两栋楼房,后面还要再修一栋楼房,他们家在镇上工作的不少。从油杉河的木栈道下去,山谷中有水,田中有白玫瑰和油菜花,有石头一大片,水杉树很茂密,山上树的颜色五彩缤纷。在停车场上看峡谷逼仄,谷底很深,望去全是树木,守门的说里面山上有庙,是四五百年前修建的。附近有油杉古寨,在山谷里面,古寨前有河流,有女子带着小女孩放她的鸭子,有村民背着粪,里面有木板房子,有以前集体活动的场所,一块石刻像是古代留下的。一家苗族房子是木板制成的,在猪圈中锄粪的中年人和他父亲很热情,那老人是到这里的第七代,说以前在黔西司法不好才过来。这里苗族有将近20家,汉族有四五十家,还有彝族人家,木板房已经没人住了,许多人家在外面自己做了房子,这里没有网络。他们的土地每亩500元被征收种刺梨,现在已经5年了只拿到1年的钱,我认为应该畅通他们反映的渠道。
大方县城有横幅“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古街银门上写有“农桑并重勤政兴学固南疆,彝汉相亲养民息兵尊北阙”。始建于明代的斗姥阁,门上有联“一园汇聚释儒道,诸族融合彝汉苗”。门外有一棵150年的银杏树,门内天井中三棵大银杏树有620年历史,三棵古银杏紧紧依偎,树上黄叶灿烂,地下黄叶一片。古银杏树边,土地庙香火旺盛,写有“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第一殿为天王殿。第二殿为庆云楼,楼阁在水中央,龙口里流着水,水中有曲折的走廊。庆云楼为清宣统年间大定知府陈庆慈所建,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第三殿为斗姥阁,门前的金龟是龙头马尾,上面栖息着两只白鹤,有陈应龙撰“阁映星光灿,泉流世泽长”。大雄宝殿前有九龙喷水,有如来佛在水中。太上老君殿的大门写有“一粒粟中藏世界,半边铜锅煮阴阳”。阳明祠前有小石桥,清清的泉水流淌着,旁边有玉皇泉和斗姥泉。后山上有百子崖,门牌上有“登岩眼界高秀色一痕空廓处,倚槛心尘息清香百缕庙宇中”,曲折的风雨廊上有99级台阶,墙上有观音送子雕塑,百子栩栩如生,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马歇尔认为:“世界历史的两大构成力量,就是宗教和经济的力量。……宗教的动机比经济的动机更为强烈,但是它的直接作用,却不像经济动机那样普遍地影响人类生活。因为一个人心情最好的时候,他的思想中大部分时间总是充满了关于谋生的事情;在那个时间里,他的性格就由于他在工作中运用他的才能的方式、他的工作所引起的思想和感情以及他与他的同事、雇主或雇工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起来了。”
大方古城铜门上有“于蜀为门户鸡鸣三省唱千秋,于滇为咽喉道辟九驿通万里”。银杏树黄,红花一片,有彝族先民种水稻铜像,有骑着大象作战的铜像,亭子内有明万历贵州宣慰使安疆臣墓。贵州宣慰府前面是河流,背后横亘的云龙山常年青烟缭绕。宽阔的广场前,铜柱上有牛角,两铜狮上有彝族的四不像神兽。柯家一古碑记载:水西彝族君主济火与诸葛亮结盟于毕节七星关一带,济火被封为罗甸国君。第三世罗甸王必额莫翁建慕俄格城堡于大方,同时建九重宫,为蜀汉、唐、宋、元四朝王宫,元朝改为顺元宣慰司,明朝为贵州宣慰府。宣慰府共有九殿,为接待室、吏部、刑部、工部、户部、兵部、外交部、王殿、文化馆。元代后期奢节夫人起义时宣慰府遭毁坏,明代天启四年(1624)贵州巡抚王三善平定奢崇明、安邦彦时焚毁古城。历史文化的保存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有可能。
奢香夫人铜像
金门内有奢香博物馆,红色的大门古朴典雅。门内有青松、樱花,还有古塘,是彝族人供马洗身和饮水用的。有铜马一匹,原来在响水青山柯家坟前,水西马体小矫健。铜像四周枫叶很红,奢香夫人握剑,披着披风,散发着政治家的光芒。奢香墓前,雪松参天,还有二石狮。奢香(1358—1396),四川蔺州宣抚司扯勒君亨奢氏之女,洪武八年(1375)与贵州宣慰使蔼翠结婚,洪武十四年夫死后代夫摄政15年,开置龙场九驿,连接黔、滇和巴蜀驿道,倡导各民族平等。奢香少时与贴身丫鬟朵妮受教于通晓彝、汉学的幕史,奢香常托人从成都带回汉学书籍,由教头和奶娘教授武艺。奢香曾说服其兄开放粮仓,打开牢房,“如灾民外逃,耕牧荒废,又影响王府名声”。洪武十七年贵州都指挥使、马皇后内侄马烨视奢香为鬼方蛮女,大旱期间强迫其缴税,企图辱其激变,欲废宣慰使代以流官。奢香制止48部头人反抗,到京师向朱元璋申诉,“愿开山凿险,开置驿道”,使得朱元璋不惜以一人安一方而召回马烨治罪。奢香七次赴金陵,引进汉儒,创办贵州宣慰司学,加强彝汉交流。明洪武二十三年儿子阿期陇入京师太学,洪武二十五年学成回贵州办学堂,其后代安贵荣等人与王阳明交往很深。朝廷对宣慰司的纳粮从每年8万担逐年递减为2万担,商贾过往奢香九驿道“随夜行不虑盗也”。明朝开国初,朱元璋想让外戚做官,马皇后说:“国家官爵,当用贤能。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家,多骄淫不守法度,每致覆败。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非妾所愿也。”
熊彼特说过:“只有在新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时,领导的特殊问题方才产生,领袖类型的人物方才出现。……领袖的职能就在于‘做这件事’,如果不去做,那么可能性就消失了。”
百里杜鹃平地中竖起高楼,六个停车场都停满了车,四月旅游旺季游客爆满。客车上刚认识的新朋友彭义告诉我:“百里杜鹃是国家5A级景区,由大方和黔西县划出来,由七乡和两区组成。”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的成梅老师说:“门票130元我认为很值。”景区内青草地一片秀色,路边杜鹃花灿烂,有的白中带黄,有的粉红,血红的最为艳丽。杜鹃花瓣那么大,微风起时花枝摇动,有花瓣悠然而下,路上满是落花,杜鹃树都在200年以上,有的已经上千年了。树林和草地秀色逼人,鸟声婉转,远山无数,游客不停地过来。近处山上有亭阁很醒目,杜鹃花如星星遍布。远处山峰数不尽,满山都是杜鹃花。山上杜鹃丛中有木栈道,杜鹃树那样粗。大道上有摆摊的,烙锅小豆腐味道很好,很小的土豆味道也特别好。大道两边都是杜鹃树,时有青草地,山坡上都是大杜鹃树,坐在树下很凉快。山间有路通往村子,一层的木板房前摆着摊子,田野中樱花红艳艳的,有青草和蔬菜。红军广场处有杜鹃树山,山上杜鹃林中游客攒动。一片民宿处摆摊的很热闹,沿着大道走到原来的亭子,到处是人山人海,山中木栈道两边的杜鹃花艳丽无比。景区外有卖小吃的,有5元一个的糍粑包豆腐,有稀饭一碗5元,奶茶一杯15元。
百里杜鹃
去金坡景区,公路上招一辆面包车,司机王中贤同志只收我10元,车上还有两个山西游客。金坡景区内有石阶上去,我更爱石阶边的泥土路,路边梯田中有树木、竹子和蔬菜。有一大片绿草地,四面小山环抱,山上满是各样的杜鹃花。花海中有栈道,山上杜鹃树遍布,山谷里有青草。同百纳中学的两个高三老师一起上去,大道边的大树上杜鹃花开得灿烂,白的一朵有15个花瓣,红的一朵有25个花瓣。有的山上都是杜鹃花,有的山上只有树木。大道下山谷长长的,有草地,有各样野花,有画眉鸟婉转歌唱。大道上,两边红的、白的杜鹃花遮住了天,有的红杜鹃花只开在树顶,有的红杜鹃花开在树下的小枝上。有一片山坡,红杜鹃花落满地,杜鹃树下一片红。山上有梯田,深壑中有树木,过去之后忽然又见满山杜鹃。在山顶饱览四面小山上的杜鹃花,又乘观光车看峡谷中绿的旷野,树木郁郁葱葱。这里的野生杜鹃世界少有,但旅游高峰期只有一个多月。那两个高中老师送我到百纳乡,在一家酒店吃饭,有杭椒炒大方豆腐干,有大葱炒腊肉,有大葱炒猪肚,有土豆片和宫保鸡丁,还有酸菜汤。他们都是赫章人,赫章的韭菜坪很有名。王老师在准备考教育专业研究生。他们是讲奉献的人,说中小学生对他们还是很尊重的,留守儿童多了教育质量不能保证,有的班主任完全管不住学生。一家酒店老板是他们同事,曹老师很温和,是很好的人,要不是可以微信支付,70元的住宿费他是真不会要。
雨冲乡街道边有小河,几个摩托车司机很友好,但我还是喜欢步行。这几个朴素的司机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银杏村在镇上2公里处,山上树木茂盛,空间宽阔,田地较多,人家分散而居,斜坡处有一大片新栽的银杏树,那片500年的古银杏有20多棵,这里热天来的人很多,居民都要搬迁,木板民居要拆掉,宣传牌上写着“发展全域旅游助力扶贫攻坚”。沿着弯曲的公路上去,屋边有大人和小孩儿一起锄地,有人用黄牛耕地,以前每户都养牛,现在10户只有1户养牛了。田里有大片桃树,桃树下套种蔬菜,田里还有油菜花,有一片田里有两人在种葡萄。一片橘黄色房子很美丽,周围田里种着烟草,麻雀很多。一户人家的木房子有100多年了,屋前的青石板有200年了,有老太太让我去家里坐坐。她说:“现在种地成本高,要用化肥、磷肥和政府发的有机肥,用农家肥已经没有效果了,自己吃的菜没有用化肥,两个孙子说我做的菜很好吃。地就怕种不出东西,现在来旅游的人多了,我去年种的桃子和西瓜在路边一周就卖出去了。大儿子家是种烟草的,每年收入五六万元,两个大学生一年要花费七八万元,大媳妇说不让他们读书了,我说他考不上大学心理受刺激,考上了大学不让他读大脑又受刺激,还是贷款让他们读出来后慢慢还。”
公路上房子分布稀疏,田里都种果树,偶然可见到土掌房,修公路的人每天能挣工钱100元。那片山上有一层层茶树,有两个广东老板来承包,宣传牌上写着“守住绿水青山,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茶园带旅游,百姓富生态美”。几户房子边有大人在给自己干活,有两个小孩儿在吃月亮红的梗子,那是我小时候也吃过的。那人说现在都种果树也种玉米,果树不需要流转土地,家里都留有一个人,他还说铺路的工资是最低的。在公路上招了一辆面包车,是专门送学生上学的。有一处路特别弯曲,深壑上有一座木板房,现在已经没有住人了,那里容易滑坡。山谷中有一间砖瓦平房,以前旁边是一个鱼塘,由于存在安全问题没有做了。来到油杉河景区,天下着小雨,在一家山庄住要60元。和那家人吃饭,说的都是当地名人李世杰、丁宝桢和奢香夫人,那老太太让人感觉热情而友好。有两个女子在打工,还有一个女子过来玩,那个长得胖点的我感觉是苗族人。她们一起掰大蒜,说这里有一户的三儿一女都是大学生,最小的一个还在读研究生。这家主人有一间房子是以前的木板房,另有两栋楼房,后面还要再修一栋楼房,他们家在镇上工作的不少。从油杉河的木栈道下去,山谷中有水,田中有白玫瑰和油菜花,有石头一大片,水杉树很茂密,山上树的颜色五彩缤纷。在停车场上看峡谷逼仄,谷底很深,望去全是树木,守门的说里面山上有庙,是四五百年前修建的。附近有油杉古寨,在山谷里面,古寨前有河流,有女子带着小女孩放她的鸭子,有村民背着粪,里面有木板房子,有以前集体活动的场所,一块石刻像是古代留下的。一家苗族房子是木板制成的,在猪圈中锄粪的中年人和他父亲很热情,那老人是到这里的第七代,说以前在黔西司法不好才过来。这里苗族有将近20家,汉族有四五十家,还有彝族人家,木板房已经没人住了,许多人家在外面自己做了房子,这里没有网络。他们的土地每亩500元被征收种刺梨,现在已经5年了只拿到1年的钱,我认为应该畅通他们反映的渠道。
大方县城有横幅“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古街银门上写有“农桑并重勤政兴学固南疆,彝汉相亲养民息兵尊北阙”。始建于明代的斗姥阁,门上有联“一园汇聚释儒道,诸族融合彝汉苗”。门外有一棵150年的银杏树,门内天井中三棵大银杏树有620年历史,三棵古银杏紧紧依偎,树上黄叶灿烂,地下黄叶一片。古银杏树边,土地庙香火旺盛,写有“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第一殿为天王殿。第二殿为庆云楼,楼阁在水中央,龙口里流着水,水中有曲折的走廊。庆云楼为清宣统年间大定知府陈庆慈所建,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第三殿为斗姥阁,门前的金龟是龙头马尾,上面栖息着两只白鹤,有陈应龙撰“阁映星光灿,泉流世泽长”。大雄宝殿前有九龙喷水,有如来佛在水中。太上老君殿的大门写有“一粒粟中藏世界,半边铜锅煮阴阳”。阳明祠前有小石桥,清清的泉水流淌着,旁边有玉皇泉和斗姥泉。后山上有百子崖,门牌上有“登岩眼界高秀色一痕空廓处,倚槛心尘息清香百缕庙宇中”,曲折的风雨廊上有99级台阶,墙上有观音送子雕塑,百子栩栩如生,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马歇尔认为:“世界历史的两大构成力量,就是宗教和经济的力量。……宗教的动机比经济的动机更为强烈,但是它的直接作用,却不像经济动机那样普遍地影响人类生活。因为一个人心情最好的时候,他的思想中大部分时间总是充满了关于谋生的事情;在那个时间里,他的性格就由于他在工作中运用他的才能的方式、他的工作所引起的思想和感情以及他与他的同事、雇主或雇工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起来了。”
大方古城铜门上有“于蜀为门户鸡鸣三省唱千秋,于滇为咽喉道辟九驿通万里”。银杏树黄,红花一片,有彝族先民种水稻铜像,有骑着大象作战的铜像,亭子内有明万历贵州宣慰使安疆臣墓。贵州宣慰府前面是河流,背后横亘的云龙山常年青烟缭绕。宽阔的广场前,铜柱上有牛角,两铜狮上有彝族的四不像神兽。柯家一古碑记载:水西彝族君主济火与诸葛亮结盟于毕节七星关一带,济火被封为罗甸国君。第三世罗甸王必额莫翁建慕俄格城堡于大方,同时建九重宫,为蜀汉、唐、宋、元四朝王宫,元朝改为顺元宣慰司,明朝为贵州宣慰府。宣慰府共有九殿,为接待室、吏部、刑部、工部、户部、兵部、外交部、王殿、文化馆。元代后期奢节夫人起义时宣慰府遭毁坏,明代天启四年(1624)贵州巡抚王三善平定奢崇明、安邦彦时焚毁古城。历史文化的保存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有可能。
奢香夫人铜像
金门内有奢香博物馆,红色的大门古朴典雅。门内有青松、樱花,还有古塘,是彝族人供马洗身和饮水用的。有铜马一匹,原来在响水青山柯家坟前,水西马体小矫健。铜像四周枫叶很红,奢香夫人握剑,披着披风,散发着政治家的光芒。奢香墓前,雪松参天,还有二石狮。奢香(1358—1396),四川蔺州宣抚司扯勒君亨奢氏之女,洪武八年(1375)与贵州宣慰使蔼翠结婚,洪武十四年夫死后代夫摄政15年,开置龙场九驿,连接黔、滇和巴蜀驿道,倡导各民族平等。奢香少时与贴身丫鬟朵妮受教于通晓彝、汉学的幕史,奢香常托人从成都带回汉学书籍,由教头和奶娘教授武艺。奢香曾说服其兄开放粮仓,打开牢房,“如灾民外逃,耕牧荒废,又影响王府名声”。洪武十七年贵州都指挥使、马皇后内侄马烨视奢香为鬼方蛮女,大旱期间强迫其缴税,企图辱其激变,欲废宣慰使代以流官。奢香制止48部头人反抗,到京师向朱元璋申诉,“愿开山凿险,开置驿道”,使得朱元璋不惜以一人安一方而召回马烨治罪。奢香七次赴金陵,引进汉儒,创办贵州宣慰司学,加强彝汉交流。明洪武二十三年儿子阿期陇入京师太学,洪武二十五年学成回贵州办学堂,其后代安贵荣等人与王阳明交往很深。朝廷对宣慰司的纳粮从每年8万担逐年递减为2万担,商贾过往奢香九驿道“随夜行不虑盗也”。明朝开国初,朱元璋想让外戚做官,马皇后说:“国家官爵,当用贤能。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家,多骄淫不守法度,每致覆败。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非妾所愿也。”
熊彼特说过:“只有在新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时,领导的特殊问题方才产生,领袖类型的人物方才出现。……领袖的职能就在于‘做这件事’,如果不去做,那么可能性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