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前期正是英法俄等欧洲资本主义新兴强国创建亚洲学会和地理学会、培养学者、出版学刊、鼓励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文明知识建构、推动全球殖民扩张事业的高峰期。殖民扩张不仅激励了欧洲各国对亚洲内陆地区的探索和考察,更促成东方学的学术发展和转型。在亚洲内陆研究史里,俄国在1810~1820年对中国新疆和中亚汗国的探索和考察活动是促进近代欧洲亚洲内陆研究学术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19世纪初,建立在中世纪晚期旅行者旅行记、伊斯兰突厥蒙古文献和15~18世纪基督教传教士作品基础上的中北亚研究向基于近代“科学主义”的中亚研究转变,欧洲近代地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地缘政治学和军事学等学科成为东方学亚洲内陆知识建构的重要工具,科学实证主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开始取代道听途说的旅行记录和传教士的文献翻译。其具体标志,便是欧洲学界指称亚洲内陆的术语从基于蒙古历史文化的“鞑靼利亚”演变为基于近代地理学和政治学的“中央亚细亚”。本文拟对19世纪初俄国的中亚探索考察及其对欧洲东方学学术转型的影响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