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边疆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保障水平的基本性、服务内容的多元性、供给主体的单一性等特点。改革开放40余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等非均衡问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探索多元化的供给模式是未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实质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
麦拉苏: 麦拉苏,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