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2002~2017年中国新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报告
在线阅读 收藏

首先,开展了新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主要包含新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逻辑、机理分析三个方面。其中,理论基础包含内生增长、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三种理论;理论逻辑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进行深入讨论;机理分析部分主要是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对新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化、结构优化和协同演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建构了“新经济—高质量”的投入产出模型。在深入分析投入产出内涵和调研新经济产业分类情况后,本报告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北京市新经济活动类别(2020)》和实际可操作性,以2017年公布的31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筛选符合新经济活动特征的行业,整合形成新经济统计范围,最终形成农林牧渔、采选业、食品饮料与烟草、轻工业制造(纺服、轻工等)、资源密集型制造(煤炭、钢铁、原油、化工等)、装备制造、公用事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传统服务、公共服务、新经济制造、新经济服务业十二个大类行业。在北京市201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投入产出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经济—高质量”的投入产出模型。最后,运用“新经济—高质量”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北京新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关系。具体来讲,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进一步计算了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帮助中心电脑版